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40013104)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郭祚刚陈光明邓广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理论分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抽水蓄能技术是两种最具潜力的电能规模化储存技术。构建了四套压缩空气储能方案,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对高压储罐内压缩空气的温度与压力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储能方案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储罐在与环境换热较差时,高压储罐的充气过程会经历较为明显的温升现象。200 m3储罐以1.0 kg/s流速充气至10 MPa时,温升幅度为22.46℃,储气过程的温升现象降低了储罐的空气容纳能力。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方面,四套储能系统的热耗位于4 100 k J/k W·h至4 200 k J/k W·h之间,系统效率位于52.30%与56.33%之间。在储能系统效率与对外输出电能总量指标上,高压储罐与环境之间换热性能较好的储能系统均要优于换热条件较差的储能系统。
- 郭祚刚郭祚刚范永春陈光明
- 关键词:电能储存热力学分析
-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及其热力学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提升风能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电能质量的潜力,通过此项技术实现间歇性与不稳定性可再生电力的有效储存,进而在电网负荷高峰期以优质电力的形式稳定输出。结合热力学分析方法设计了储能功率56.58 MW,释能输出功率154.76 MW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释能阶段透平机组配置上,参照GE 9171E燃机布置第二级透平入口参数,并以其812.41 K高温烟气余热提供第一级透平工质所需全部热量,无需为第一级透平配备专门燃烧器。在此思路下设计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耗可降低至3783.96 kJ/(kW·h),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也高达56.11%。
- 邓广义郭祚刚陈光明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