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98581070556)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桂荣袁海丁国华胡凤琪更多>>
相关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纽约州立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天然免疫
  • 1篇尿路感染
  • 1篇小鼠
  • 1篇路感
  • 1篇免疫
  • 1篇活性
  • 1篇活性蛋白
  • 1篇表面活性蛋白
  • 1篇表面活性蛋白...
  • 1篇表面活性蛋白...

机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篇胡凤琪
  • 1篇丁国华
  • 1篇袁海
  • 1篇王桂荣

传媒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蛋白A及D在小鼠尿路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蛋白(SP)A及sP—D在尿路感染(UTI)中的作用和机制,评价sP—A及SP—D缺失对UTI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评估sP—A及sP—D在野生型(wT)C57BL/6雌性小鼠肾脏内的表达及分布;Western印迹评价SP-A及sP—D双重敲除(SP—A/DKO)与wT小鼠肾脏p38磷酸化水平。应用SP-A/DKO小鼠和wT雌性小鼠构建逆行性小鼠UTI模型,小鼠分为2组:SP—A/DKO+UTI组和wT+UTI组,分别实验24h和48h。进行细菌培养及计数各组肾脏及尿液中的细菌含量,HE染色评价各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计数肾脏及尿液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体外细菌培养观察sP—A及sP—D对致尿路感染大肠杆菌(UPEC)生长的影响。结果wT小鼠肾脏内sP—A及SP—D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及集合管。SP—A/DKO小鼠肾脏内p38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wT小鼠(P〈0.05)。SP—A/DKO小鼠在发生UTI时,其肾脏病理改变更重,中性粒细胞浸润更多。SP—A/DKO小鼠肾脏内及尿液内细菌量在24h及48h均显著高于wT小鼠(均P〈0.01)。体外实验显示,sP—A及sP—D均可显著抑制UPEC的生长(均P〈0.05)。结论肾脏内表达sP—A及SP—D;SP—A/D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其对UTI更易感,其机制可能与UTI时炎性因子分泌不足及sP—A和sP—D对致尿路感染大肠杆菌生长的直接抑制有关。
胡凤琪袁海王桂荣丁国华
关键词:表面活性蛋白A表面活性蛋白D尿路感染天然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