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474)

作品数:36 被引量:344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龙昌胡小东邹聪明张云兰薛兰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土壤
  • 6篇干旱
  • 5篇生态
  • 5篇农业
  • 5篇秸秆
  • 5篇秸秆覆盖
  • 5篇保护性耕作
  • 4篇水分
  • 4篇农业资源
  • 4篇苎麻
  • 4篇胁迫
  • 4篇旱胁迫
  • 4篇干旱胁迫
  • 3篇养分
  • 3篇三熟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土壤养分
  • 3篇农田
  • 3篇作物

机构

  • 35篇西南大学
  • 4篇达州市农业科...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长武县农业技...

作者

  • 29篇王龙昌
  • 15篇胡小东
  • 13篇邹聪明
  • 12篇张云兰
  • 10篇薛兰兰
  • 6篇张臻
  • 4篇黄承建
  • 4篇谢小玉
  • 3篇张赛
  • 3篇赵思毅
  • 3篇周航飞
  • 3篇张晓雨
  • 3篇陈漫
  • 2篇李宁
  • 2篇任天志
  • 2篇罗海秀
  • 2篇李玉义
  • 2篇石汝杰
  • 2篇刘晓建
  • 2篇逄焕成

传媒

  • 9篇农机化研究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麻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4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对苎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3
2012年
以苎麻品种川苎1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处理(对照),研究了干旱胁迫持续10天、15天、20天对苎麻旺长期植株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苎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含量低7.59%-31.53%,叶绿素b含量低10.15%-36.30%,叶绿素总含量低8.41%-29.78%;干旱胁迫对苎麻叶绿素b的影响大于叶绿素a。短时间严重干旱胁迫使苎麻叶绿素a/b值显著上升,轻度胁迫和长时间严重干旱胁迫对叶绿素a/b值影响很小。总之,干旱胁迫降低了苎麻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和显著程度取决于干旱胁迫程度的强弱和干旱持续时间的长短。
黄承建赵思毅王龙昌舒忠旭杨燕方传茂
关键词:苎麻干旱胁迫叶绿素
基于AHP法的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被引量:18
2009年
为对四川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做出科学判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的基本特点,选取了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利用程度4个方面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相对重要权值,根据研究区2000-2006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定量化取值。最后定义一个综合评价指数,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定量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的4个考查准则分别处于较差和一般可持续利用水平,加权叠加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长期处于一般可持续利用水平,因此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
张臻王龙昌杨松孙凡梅潇霄党甲军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渭北旱塬节水型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以长武县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以陕西长武县为例,对典型旱作农区种植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模糊优选理论,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节水型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提出长武县2010、2015、2020年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依据方案,2010、2015、20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2007年分别下降11%、19%、2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7%、12%、17%;饲草作物提高8%;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2007年的6.86kg/(mm.hm2)上升到2020年的14.08 kg/(mm.hm2)。
高琼谢小玉王立祥王龙昌曹群虎段长林
关键词:渭北旱塬
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制保护性耕作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被引量:4
2011年
以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下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垄作、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腐熟剂能提高系统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不同处理间的增加量增大。和平作(CK)相比,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垄作+秸秆覆盖、平作+秸秆覆盖、垄作分别使系统增产10.49%、9.73%、8.60%、8.11%、1.75%,且达到显著水平。垄作使水分利用效率只提高0.68%,效果不显著,而平作+秸秆覆盖和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使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6.23%和7.93%,达到显著水平。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80%~10.22%,其中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降水利用效率最高,平作+秸秆覆盖的经济效益最大。研究结果显示,高温伏旱区三熟制在平水年中,采用平作+秸秆覆盖或者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的综合效益最好。
张云兰王龙昌邹聪明胡小东何遂朱建国雷军罗明亮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水分动态水分利用效率
四川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及其动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揭示四川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粮食单产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1988—2008年四川省21个市州区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该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多年平均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市州区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2)各市州区粮食单产水平差异显著,最高的是德阳市,最低的是甘孜州,前者为后者的2.5倍,市州区间单产水平差距逐渐减小。(3)粮食单产水平显著上升的市州区个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除资阳市粮食单产略有减少外,其他市州区稳中略有增加。(4)化肥用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是影响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的主要动因。笔者提出增加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改良中低产田是挖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王龙昌任天志
关键词: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秸秆覆盖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土壤动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秸秆覆盖作为一项保护性耕作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影响着土壤动物的组成和结构。本实验是在日本国际自然农法研究中心和重庆西南大学教学农场进行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秸秆覆盖下农田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开展了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发现:秸秆覆盖促进土壤动物数量的增多,增加土壤动物种类,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经比较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发现,秸秆覆盖对果园的土壤动物影响最大;同时,秸秆的粉碎程度也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此外,施用化肥和除草等人类干扰也会大大降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张赛王龙昌
关键词:秸秆覆盖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分析了现阶段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即施肥结构不合理、化肥农药使用量过大,农作物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低、持久性有机污染严重,污水处理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废水垃圾增多,水产养殖面积逐步扩大、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施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政策,即建立完善的政府支出型补偿机制、实行科学的税收改革型补偿机制、培育自助的基金型补偿机制、落实权责一体的责任型补偿机制、培养循环利用的自养型补偿机制和实施合理的区域间补偿机制。
张玉启郑钦玉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
保护性耕作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在西南地区三熟制套作模式下,以常规平作(T)为对照,连续2a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垄作(R)、平作+秸秆覆盖(TS)、垄作+秸秆覆盖(RS)、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TSD)和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RSD)等5种处理对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T相比,RSD,TSD,RS,T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钾含量和pH值。在3-7月份,RSD与TSD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比RS与TS处理要高,但在10月份RSD与TSD处理的土壤碱解氮要低于RS和TS。与对照T相比,在不同时期,R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含量,其它养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说明了这5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均在不同时期很好地调节了土壤养分的供应情况。
邹聪明胡小东张云兰薛兰兰张臻Shakeel Ahmad Anjum王龙昌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模式土壤养分
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和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不同量覆盖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效应以及旱地油菜株高、花序数和分枝数的差异,并进行了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耕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没有明显作用,总体上全氮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水平玉米秸秆覆盖处理较水稻秸秆覆盖处理对碱解氮的积累作用较明显;秸秆覆盖处理大部分可以提高耕层土壤全钾;不同秸秆对耕层土壤钾素的影响不同,水稻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效果优于玉米秸秆覆盖;速腐剂的使用对有机质、碱解氮积累没有影响,但可以增加土壤全氮、全磷的累积,无作物的情况下速腐剂可以增加耕层土壤全钾的积累。秸秆覆盖对油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秸秆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株高,增加分枝数和花序数;速腐剂的加施对营养生长的效果明显,但对生殖生长的效果未显现出来。秸秆覆盖可以增加油菜产量,同水平秸秆覆盖速腐剂处理的产量最高。
薛兰兰Shakeel Ahmad Aunjum刘晓建邹聪明胡小东张云兰王龙昌
关键词:秸秆覆盖土壤养分油菜
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生长季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作用的贡献被引量:12
2014年
在紫色土丘陵区连续6年进行秸秆覆盖试验的"旱三熟"农田系统中,于2012年12月—2013年4月小麦生长季内对土壤呼吸进行测定,并对小麦根系生物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以分析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措施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秸秆覆盖(S)和秸秆覆盖+腐熟剂(SD)处理分别比对照(CK)增加了45.0%和29.4%.曲线估计表明,土壤呼吸作用与根系生物量呈显著线性关系,通过建立二者的线性回归方程,采用生物量外推法估算小麦根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在分蘖期(2012年12月)、拔节期(2013年1月)、抽穗期(2012年3月)和灌浆期(2013年4月),根系呼吸分别占土壤呼吸的28.2%、44.0%、56.9%、56.2%,平均贡献为46.3%,并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抽穗期达到最大,与根系生物量的变化同步.按照不同处理建立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呼吸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经计算得出CK、S和SD 3个处理中,根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分别为42.9%、43.8%和43.7%,秸秆覆盖对根系呼吸作用比例无显著影响.
张晓雨张赛王龙昌周航飞贾会娟黄召存罗海秀
关键词:土壤呼吸秸秆覆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