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058) 作品数:6 被引量:8 H指数:2 相关作者: 张震宇 孙付保 王晓姣 周豪 刘沛沛 更多>> 相关机构: 江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大肠杆菌中顺式-3-羟脯氨酸羟化酶的定向改造 被引量:1 2017年 对以L-脯氨酸为底物,产顺式-3-羟脯氨酸(cis-3-hydroxyproline,H3P)的羟化酶基因进行定向改造。从重组菌E.coli BL21(DE3)/p ET21a-ptrp2-H3P出发,通过易错PCR随机突变和定点突变处理,利用多孔板和创建的简易显色法相结合的高通量方法筛选出2株H3P高产菌P-2-H3、P-9-D5。经基因测序后得到5个突变位点R58C、T83I、H89Y、F109Y、Y119I,并在出发菌基础上对此5个位点进行单一定点突变,得到5个突变体TBTR58C、TBT-T83I、TBT-H89Y、TBT-F109Y、TBT-Y119I。发酵24 h测其产量找出3个优势突变位点。以TBT-R58C为出发菌,依次对另外2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得到TBT-R58C-T83I-H89Y突变体。发酵24 h产量达到了1125.3 mg/L。与重组菌相比,TBT-R58C-T83I-H89Y的产量提高了53.6%。 黄建华 王晓姣 魏照辉 张震宇 孙付保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 易错PCR 精氨酸缺陷型菌株发酵生产反式-4-羟脯氨酸 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获得高产反式-4-羟脯氨酸的菌株,基于大肠杆菌的代谢网络模型的指导,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Δput A为出发菌株,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成功敲除arg B基因,阻断L-脯氨酸合成的前体物L-谷氨酸的分支代谢途径,增加L-脯氨酸合成的代谢流,构建了精氨酸缺陷型菌株E.coli BL21(DE3)Δput AΔarg B。同时转入表达质粒p UC19-pro B2A-Ptrp2-hyp,该质粒含有突变基因pro B2,该突变基因所编码的谷氨酸激酶受L-脯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显著降低。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在外源添加600 mg/L L-精氨酸时,该重组菌株产反式-4-羟脯氨酸的量达到312.67 mg/L,较菌株E.coli BL21(DE3)Δput A/p UC19-pro B2A-Ptrp2-hyp提高了25.29%。 王晓姣 张震宇 孙付保 于林酶法产L-丙氨酰-L-谷氨酰胺重组大肠杆菌pepD/pepN基因的敲除及其发酵优化 被引量:3 2016年 L-丙氨酰-L-谷氨酰胺(L-alanyl-L-glutamine,L-Ala-L-Gln),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L-谷氨酰胺载体,在临床医学和营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了减少丙谷二肽在生物酶法生产过程中菌体对其降解,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敲除大肠杆菌中肽酶D和氨肽酶对应的编码基因。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双敲除突变菌株的全细胞酶活提高了0.29倍。对该菌株进行摇瓶发酵优化,得到最优培养基为(g/L):葡萄糖12、酵母提取物10、胰蛋白胨10、(NH_4)_2SO_4 1、KH_2PO_4 3、K_2HPO_4 1、MgSO_4 0.2;最优发酵温度为27℃;最佳反应条件为:Gln 200 mmol/L、Ala-Ome·HCl 200 mmol/L,反应p H 8.5,反应温度25℃。在最优条件下发酵36 h,丙谷二肽产量达到了14.51g/L反应液,是优化前的4.74倍。 刘沛沛 张震宇 孙付保 周豪关键词:生物酶法 RED同源重组 发酵优化 酿酒酵母rav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11年 RAVE (regulator of the H ^+ -ATPase of the vacuolar and endosomal membranes)复合物由Rav1p、Rav2p和Skp1p3(DE3)中进行表达。通过IPTG诱导,SDS-PAGE分析重组菌在诱导后表达出目的蛋白。目的蛋白经Ni-NTA凝胶纯化后再经质谱进一步验证确定为酿酒酵母的Rav2p蛋白。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有关Rav2p的结构和性质以及RAVE亚基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重组质粒pETDuet-R2的成功构建以及Rav2p的可溶性表达为研究RAVE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V-ATP酶的活性调节机理打下基础。 张光明 张震宇关键词:大肠杆菌 克隆表达 RAVE 1株产顺式-4-羟基-L-脯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初步优化 被引量:1 2016年 顺式-4-羟基-L-脯氨酸是一种可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和香料的手性结构物质。通过对L-脯氨酸顺式-4-羟化酶基因的优化设计,并引入色氨酸串联启动子,构建出1株能表达L-脯氨酸顺式-4-羟化酶的重组大肠杆菌JM109/p EHC4,从而可以将游离的L-脯氨酸转化为顺式-4-羟基-L-脯氨酸。对该菌株进行摇瓶发酵优化,得出优选培养基为(g/L):葡萄糖10,甘油10,蛋白胨10,NaCl 6,FeSO_4·7H_2O 0.278,L-抗坏血酸0.528,(NH_4)_2SO_45,K_2HPO41,MgSO_40.2,CaCl_20.015,L-脯氨酸4。在该条件下发酵12 h,顺式-4-羟基-L-脯氨酸的产量达到657.08mg/L,比优化前提高了3.76倍;在24 h时产量达到1 582.75 mg/L。研究结果为顺式-4-羟基-L-脯氨酸的微生物转化法生产提供了基础。 王付才 张震宇 孙付保 姚动邦 周杨关键词:密码子优化 重组大肠杆菌 微生物转化 发酵优化 提高产反式-4-羟脯氨酸工程菌产量的发酵策略 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实现羟脯氨酸的高产,首先以缺陷型菌株E.coli JM109ΔargB/pUC19-BH作为实验菌,通过单因素优化及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新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其次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引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构建菌株E.coli JM109ΔargB/pUC19-BHV,进行高密度发酵。结果显示,发酵培养基为:麦芽糖10 g/L,甘油5 g/L,胰蛋白胨22 g/L,K2HPO44 g/L,FeSO4(Fe2+∶VC=1∶1)5 mmol/L,MgSO4·7H2O 1.7 g/L,Nacl 3 g/L,Cacl20.005 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 8.5,温度30℃,接种体积分数4%,转速220 r/min。此条件下,菌株E.coli JM109ΔargB/pUC19-BH羟脯氨酸产量约为1602 mg/L,约为优化前的1.4倍.在7 L罐发酵培养,菌株E.coli JM109ΔargB/pUC19-BHV的羟脯氨酸产量约为18.3 g/L,与JM109ΔargB/pUC19-BH相比,提高了13.2%,说明VHB基因的引入有利于羟脯氨酸产量提高. 王晓姣 杨慧敏 张震宇 孙付保 周豪关键词:大肠杆菌工程菌 缺陷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发酵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