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20501)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倪喜军李绿洲高红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鸭科
  • 1篇雁形目
  • 1篇英文
  • 1篇始新世
  • 1篇鸟纲
  • 1篇偶蹄类
  • 1篇偶蹄目
  • 1篇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北...
  • 1篇晚渐新世
  • 1篇晚始新世
  • 1篇系统发育
  • 1篇迷路
  • 1篇内耳
  • 1篇鲸类
  • 1篇化石
  • 1篇脊椎动物
  • 1篇渐新世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倪喜军
  • 1篇李绿洲
  • 1篇高红艳

传媒

  • 4篇古脊椎动物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疆晚始新世的大型雁形目化石(鸟纲:鸭科:Romainvilliinae?)(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报道了发现于新疆晚始新世地层中的两件鸟类化石,这两件化石可能代表了雁形目一个绝灭亚科Romainvilliinae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次发现。其中一件跗跖骨片段保存了多个雁形目鸭科鸟类的特征,同时保存了水禽中仅见于Romainvilliinae鸟类的特征组合。该跗跖骨属于一个个体很大的鸟类,与现生天鹅相当,其第二滑车内侧不存在突缘,第三滑车足底面的近中侧不对称,这些特征表明这件标本属于一个新属种。另一件股骨片段属于一个与跗跖骨标本个体同样大小的鸟类,其特征与在比利时发现的早渐新世可能属于鸭科Romainvilliinae的Cygnopterus affinis相一致。如果新发现的这两件标本确属亚洲的Romainvilliinae鸟类,则说明Romainvilliinae的地理分布范围也包括亚洲,大体型的Romainvilliinae鸟类在始新世时即已存在,并且也说明在阻断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扩散的图尔盖海峡干涸之前,欧亚之间的鸟类地理区系一直存在联系。
Thomas A.STIDHAM倪喜军
关键词:始新世雁形目鸭科
基干鲸类的多样性及其与中兽和偶蹄类的系统关系(英文)
2015年
在鲸类的演化历史中,由陆生动物转化成完全的水生动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演化谜题。基干鲸类的多样性很高,化石记录也很完整。5个科一级的基干鲸类演化支系组成一个并系类群,包括:巴基鲸科(Pakicetidae)、游走鲸科(Ambulocetidae)、雷明顿鲸科(Remingtonocetidae)、原鲸科(Protocetidae)和龙王鲸科(Basilosauridae)。最基干的鲸类巴基鲸科动物可能是一种半水生动物,生活在接近淡水的环境中,代表了陆生偶蹄类向水生鲸类演化的初始一步。更为进步的游走鲸类具有更多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征,而且可能更加适应于海水环境。雷明顿鲸类的平衡觉器官和声音传导机制已经表现出向现代鲸类方向演化的趋势。基于稳定氧同位素分析的研究表明,雷明顿鲸类可能完全是海生的。原鲸类的多样性非常高,是鲸类中最先实现全球分布的类群。原鲸保留有发育良好的后肢,但是它们的髂骶关节很松甚至消失。龙王鲸类是鲸类冠类群的绝灭姊妹群。鲸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系统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分子生物学、古生物学和形态学证据都支持鲸类与偶蹄类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是流行的河马-鲸类亲缘假说尚缺乏坚实的古生物学和形态学数据支持。对石炭兽类和狶类开展详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厘清河马-鲸类亲缘假说中的不确定关系。如果不使用分子数据来限定现代鲸类和偶蹄类的系统位置,仅使用古生物学和形态学数据的分析仍然支持传统的中兽-鲸类亲缘假说。
高红艳倪喜军
关键词:偶蹄目系统发育
Restudy of the Late Oligocene dormice from northern Junggar Basin被引量:2
2016年
周氏似日本睡鼠Gliruloides zhoui是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铁尔斯哈巴合哺乳动物组合I带的一个化石新属种。新属似日本睡鼠Gliruloides的属征为:中等大小;颊齿咀嚼面凹;上、下颊齿通常具9条主要横脊,有时具次级附脊;上颊齿的前边附脊和后边附脊以及下颊齿的下前边附脊和下后边附脊都很发育,几乎占据了其所在齿谷的整个长度。上颊齿的横脊唇端趋于游离。M1和M2具V形或窄U形三角座,内脊不完整或近于完整,前中央脊不与内脊相连。下颊齿的下内脊通常不连续;下臼齿的下前边脊在唇端稍向后弯,但不与原尖相连。p4,m1-m3,P4,M1-M3的齿根数分别为2,2,3,3。新属与Glirulus在形态上相似,但Glirulus的上颊齿的三角座均为宽U型,具有完整的内脊,前中央脊通常与内脊相交,横脊唇端通常不游离。新属与Vasseuromys属的最主要形态差异在于上颊齿具有很发育的前边附脊和后边附脊,而后者上颊齿的前边附脊和后边附脊通常缺失或很不发育。归入该属的种还有土耳其早中新世的Vasseuromys duplex和Vasseuromys aff.V.duplex。土耳其Thrace早渐新世的Glis guerbuezi很可能是Gliruloides和Glirulus的共同祖先类型。Gliruloides可能生活于温湿的生态环境。
WU Wen-YuMENG JinYE JieNI Xi-JunBI Shun-Dong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
脊椎动物内耳迷路的形态与演化被引量:4
2013年
脊椎动物内耳迷路是听觉和平衡觉器官,对其形态和结构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高精度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石脊椎动物内耳迷路的研究。通过测量对比和多元统计分析,可以预测或估计动物的运动方式。从演化的角度来看,内耳迷路的半规管部分、前庭窗和前庭水管都是非常稳定的结构,自四足动物首次出现以来,这些结构的基本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一直保持不变。相反,内耳的压力释放机制经历了复杂的趋同演化过程,不同脊椎动物类群中被称为蜗窗、外淋巴孔、蜗水管等的结构并不一定都是同源的。耳蜗的延长和弯曲也发生了很多次,发育有骨螺旋板和第二螺旋板、并呈蜗牛状卷曲的耳蜗只发生在树掠兽类+文氏掠兽+后兽类+真兽类这一支系中。
李绿洲倪喜军
关键词:内耳迷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