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103-123)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家明周鹏袁明钟国琛盛日正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合肥医工医药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12篇血小板
  • 12篇血小板聚集
  • 12篇抗血小板
  • 12篇抗血小板聚集
  • 8篇抗血小板聚集...
  • 8篇活性
  • 7篇阿魏酸
  • 5篇衍生物
  • 5篇川芎
  • 5篇川芎嗪
  • 3篇化学合成
  • 2篇甲氧基
  • 1篇新药
  • 1篇血栓
  • 1篇衍生物合成
  • 1篇氧糖剥夺
  • 1篇药物
  • 1篇质谱
  • 1篇质谱分析
  • 1篇质谱分析法

机构

  • 1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合肥医工医药...
  • 1篇安庆医药高等...

作者

  • 12篇李家明
  • 11篇周鹏
  • 7篇钟国琛
  • 6篇袁明
  • 5篇盛日正
  • 4篇许勤龙
  • 4篇邬皓
  • 4篇王融融
  • 3篇彭家志
  • 2篇龙子江
  • 1篇何勇
  • 1篇赵永海
  • 1篇吴吉洋
  • 1篇何广卫
  • 1篇叶晓岚
  • 1篇吴玉林
  • 1篇高方圆
  • 1篇刘桦
  • 1篇马逢时
  • 1篇范国荣

传媒

  • 3篇安徽化工
  • 2篇全国第18届...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啶-3-基)甲氧基)芳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被引量:4
2011年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按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合成了6个((吡啶-3-基)甲氧基)芳酸衍生物,其结构经IR,1 H NMR,13 C NMR及MS确证。体外药效筛选结果显示,部分((吡啶-3-基)甲氧基)芳酸衍生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a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奥扎格雷钠。
李家明马逢时龙子江钟国琛周鹏袁明
关键词:阿魏酸抗血小板聚集
咪唑芳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合成4个咪唑芳酸衍生物。方法以香草酸、丁香酸为起始原料,经Williamson醚化、亲核取代和水解反应,合成咪唑芳酸衍生物4 a^4 d。结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13C-NMR及MS确证。结论初步的药理实验结果显示,在12 mmol·L-1浓度下,化合物4 a的血小板抑制率达到84.5%。
周鹏何勇李家明许勤龙盛日正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
D-丙氨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
2012年
以D-丙氨酸、川芎嗪、阿魏酸及其类似物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得到6个川芎嗪芳酸醚类D-丙氨酸衍生物。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化合物1a、1b血小板抑制率较高,分别为21.6%、20.6%。
钟国琛李家明盛日正彭家志周鹏
关键词:川芎嗪抗血小板聚集
新型[(吡嗪-3-基)甲氧基]芳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被引量:2
2019年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利用基于受体结构的理性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吡嗪-3-基)甲氧基]芳酸衍生物(6a^6f)。以2-甲基吡嗪和不同取代的芳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自由基卤代反应、醚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6a^6f,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IR和MS表征。体外药效筛选结果显示:6a^6f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中(E)-3-甲氧基-4-(吡嗪-2-甲氧基)-苯丙烯酸(6a)和3-(2-吡嗪甲氧基)-4-甲氧基-苯甲酸(6e)的活性优于奥扎格雷和阿魏酸。(E)-3-甲氧基-4-(吡嗪-2-甲氧基)-苯丙烯酸(6a)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优于化合物(E)-3-(4-(吡啶-3-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
马逢时李家明
关键词:阿魏酸2-甲基吡嗪抗血小板聚集
吗啉芳酸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合成吗啉芳酸衍生物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芳酸酯为起始原料,经Williamson醚化、亲核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及MS得到确证。结论:所设计的合成技术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周鹏袁明李家明王融融钟国琛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
阿魏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被引量:52
2011年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6个阿魏酸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MS确证。体内药效筛选结果显示,阿魏酸衍生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奥扎格雷钠。
李家明赵永海钟国琛龙子江周鹏袁明
关键词:阿魏酸血栓抗血小板聚集
五元氮杂环阿魏酸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合成4个五元氮杂环阿魏酸衍生物。方法:以阿魏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Williamson醚化、亲核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五元氮杂环阿魏酸衍生物。结果: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H-NMR...
许勤龙李家明王融融周鹏邬皓袁明
关键词:阿魏酸抗血小板聚集
吡拉格雷钠对氧糖剥夺/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AQP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并复氧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以及吡拉格雷(TSF)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水肿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GD/Reox)组、奥扎格雷钠(Ozagrel)阳性对照组和TSF治疗组,在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后6、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测定细胞体积变化,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MTT法检测细胞损伤及存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膜AQP4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AQP4 m 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经缺氧再复氧处理,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损害加重(P<0.05,P<0.01);TSF治疗组的细胞体积明显低于OGD/Reox损伤组(P<0.05);给予TSF治疗后细胞在氧糖剥夺/复氧后的LDH漏出率较OGD/Reox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TSF治疗组与单纯氧糖剥夺/复氧相比较MTT检测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给予TSF治疗组,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Ozagrel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给予TSF治疗组的AQP4蛋白及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TSF治疗能明显减轻体外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可能是通过降低氧糖剥夺后AQP4的表达水平而实现。
许淑红尹茂山吴玉林
关键词:细胞体积细胞水肿
D-丙氨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
以D-丙氨酸、川芎嗪、阿魏酸及其类似物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得到6个川芎嗪芳酸醚类D-丙氨酸衍生物。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化合物1a、1b血小板抑制率较高,...
钟国琛李家明盛日正彭家志周鹏
关键词:川芎嗪抗血小板聚集化学合成
文献传递
五元氮杂环阿魏酸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合成4个五元氮杂环阿魏酸衍生物。方法:以阿魏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Williamson醚化、亲核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五元氮杂环阿魏酸衍生物。结果: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
许勤龙李家明王融融周鹏邬皓袁明
关键词:阿魏酸抗血小板聚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