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1052)

作品数:60 被引量:174H指数:8
相关作者:张毅刘勇田保红许倩倩刘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一般工业技术
  • 4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再结晶
  • 30篇动态再结晶
  • 25篇热变形
  • 21篇合金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7篇热压缩
  • 16篇CU
  • 15篇热变形行为
  • 15篇加工图
  • 14篇热压缩变形
  • 13篇热加工
  • 12篇热加工图
  • 12篇流变应力
  • 11篇高温压缩
  • 11篇本构
  • 11篇CU-AL
  • 10篇本构方程
  • 9篇TIC
  • 7篇CU-CR-...

机构

  • 58篇河南科技大学
  • 17篇上海理工大学
  • 10篇河南省有色金...
  • 2篇开封大学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鹤壁职业技术...
  • 1篇洛阳轴承研究...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57篇张毅
  • 54篇刘勇
  • 53篇田保红
  • 22篇许倩倩
  • 17篇刘平
  • 15篇李瑞卿
  • 13篇柴哲
  • 12篇陈小红
  • 12篇杨志强
  • 6篇冯江
  • 6篇朱顺新
  • 6篇孙永伟
  • 3篇宋克兴
  • 3篇孙慧丽
  • 3篇李艳
  • 2篇任凤章
  • 2篇李辉
  • 2篇殷婷
  • 2篇贾淑果
  • 2篇李国辉

传媒

  • 27篇材料热处理学...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功能材料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上海有色金属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热处理
  • 1篇Acta M...
  • 1篇Journa...
  • 1篇Transa...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 5篇201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对Cu-Cr-Zr合金高温热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Cu-Cr-Zr和Cu-Cr-Zr-Y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在变形温度为650~85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两种合金的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测定了真应力一应变曲线,从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的相关性,得出了该合金热压缩变形时的热变形激活能Q和本构方程,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动态再结晶机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Y的加入细化了微观组织,提高了Cu-Cr-Zr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并且大幅降低了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Q,改善了其热加工性能。
李瑞卿田保红张毅许倩倩刘勇
关键词:YCU-CR-ZR合金热压缩变形热变形激活能热加工性能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Cu-10Cr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简称SPS)技术制备出Cu-10Cr复合材料,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制备所得复合材料进行高温等温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850℃和9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真应变量为0.55。结果表明:Cu-10Cr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和变形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具有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利用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相关性,计算得出了该复合材料高温变形时应力指数n、应力参数α和结构因子A等参数,求得其热变形激活能Q并构建了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朱顺新刘勇李国辉田保红张毅
关键词:热压缩变形动态再结晶
非线性拟合法研究20%TiC-弥散铜复合材料的动态再结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获得了20 vol%TiC-弥散铜复合材料在温度450~850℃、应变速率0.001~1 s-1的真应力-应变数据。采用非线性拟合法建立了真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方程,求得加工硬化率;研究了该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并采用Zener-Homon参数建立了临界应变模型。结果表明,非线性方程能精确表征真应力-应变曲线,该材料的真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该材料的lnθ-ε曲线出现拐点,-(lnθ)/ε-ε曲线出现极小值说明材料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均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及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且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之间具有相关性,即εc=0.5276εp;临界应变与Z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为εc=7.91×10-3Z0.0736。
杨志强刘勇田保红田保红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加工硬化率
直流条件下Cu-10Cr电接触材料燃弧侵蚀特性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Cu-10Cr电接触材料,利用JF04C触点材料测试系统对Cu-10Cr电接触材料进行恒流条件下的电接触燃弧试验。分析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Cu-10Cr电接触材料的转移损耗情况,观察其燃弧侵蚀微观形貌,探讨材料的燃弧机制。结果表明:直流电弧会引起材料表面的熔化和转移,电流高于35 A时触点材料发生从阴极向阳极的转移;电接触表面呈现有熔池、浆糊状、气孔、裂缝、菜花状等多种微观形貌特征;燃弧能量随燃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在该试验条件下燃弧能量E和燃弧时间t存在线性关系。
王智勇安俊超贾玉鑫张毅张亚辉
关键词:电弧侵蚀微观形貌燃弧时间
Cu-0.2%Zr-0.15%Y合金动态再结晶及组织演变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Cu-0.2%Zr-0.15%Y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热模拟试验,对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变形温度为550~900℃时,试验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变化、动态再结晶机制及其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流变应力受应变温度和变形速率的影响极大,动态再结晶的显微组织对温度的变化反应敏感,当变形温度降低或者应变速率升高时,其流变应力曲线随之上升。通过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之间的联系,解出了该合金在热压缩变形时的应力指数(n)、应力参数(α)、结构因子(A)、热变形激活能(Q)以及其本构方程。
孙慧丽张毅柴哲许倩倩田保红刘勇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
Al_2O_3/Cu-WC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被引量:7
2012年
在Gleeble 1500D热模拟机上对Al2O3/Cu-WC复合材料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变形温度为350-750℃、应变速率为0.01-5 s 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Al2O3/Cu-WC复合材料高温流变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热变形过程中的稳态流变应力可用双曲正弦本构关系式来描述,其激活能为229.17 kJ/mol。根据材料动态模型,计算并建立Al2O3/Cu-WC复合材料的热加工图,据此确定热变形流变失稳区及热变形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其热加工温度为650-750℃,应变速率为0.1-1 s 1。
冯江田保红孙永伟刘勇张毅任凤章
关键词:AL2O3热变形热加工图
铈对Cu-Cr-Zr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红Gleeble一1500D热模拟试验机㈧口Cu—Gr—Zr和Cu-Cr-Zr-Ce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1~10s^-1、变形温度为650~8500℃的高温变彤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动态阿结晶机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m减小,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升高变形溢度以及降低应变速率,均有利于Cu,Cr,Zr和Cu—Xr-Zr-Ce合会的动态再结晶发生。从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的相关性,得出了两种合金高温热儿三缩变形时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92.5和495.8kJ·mol^-1。稀土元素Ce的加入能够细化Cu-Cr-Zr合金编粒,而且能够促进Cu-Cr-Zr合金的动态再结晶。
张毅许倩倩李瑞卿田保红刘勇刘平陈小红
关键词:CU-CR-ZR高温压缩动态再结晶
TiC含量对TiC/Cu-Al_2O_3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真空热压-内氧化烧结法制备TiC体积分数分别为0、10 vol%、20 vol%的TiC/Cu-Al2O3复合材料,观察和分析了其显微组织、测试和分析了其性能;利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3种复合材料在变形温度为450-8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在97.1%以上,随着TiC含量的增加,其导电率下降、硬度升高。TiC/Cu-Al2O3复合材料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高温变形条件下TiC/Cu-Al2O3复合材料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可以用双曲线正弦方程和Z参数描述;其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163.939 k J/mol(0 vol%TiC)、164.142 k J/mol(10 vol%TiC)和210.762 k J/mol(20 vol%TiC)。
刘勇李辉杨志强田保红张毅
关键词:热变形激活能本构方程
TiC含量为30%的TiC/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热压缩行为
2014年
利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450~850℃、应变速率为0.001~1.000s-1、真应变量为0.7的条件下,对TiC含量为30%的TiC/Cu-Al2O3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流变应力及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变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属于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在真应力-应变曲线基础上,建立的TiC/Cu-Al2O3复合材料高温本构模型可较好地表征其高温流变特征。
杨志强刘勇田保红张毅
关键词:TIC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载电条件下30%Mo/Cu-Al_2O_3复合材料的摩擦学行为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内氧化法,制备了30%Mo/Cu-Al2O3复合材料。在载电条件下,考察了30%Mo/Cu-Al2O3销试样和铬青铜QCr0.5盘试样摩擦副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磨损形貌并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Mo颗粒的加入,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及耐磨性;电流对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电流增加,30%Mo/Cu-Al2O3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增加,摩擦系数增大;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电烧蚀磨损。
刘勇孙永伟田保红冯江张毅
关键词:磨损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