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0537017-1)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相关作者:黄荣韶闫志刚韦树根马小军冯世鑫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黄花蒿
  • 1篇青蒿
  • 1篇青蒿素
  • 1篇青蒿素含量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评价
  • 1篇主产区
  • 1篇采收
  • 1篇采收方法

机构

  • 2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西药用植物...

作者

  • 2篇冯世鑫
  • 2篇马小军
  • 2篇韦树根
  • 2篇闫志刚
  • 2篇黄荣韶
  • 1篇董青松
  • 1篇付金娥
  • 1篇黄秋银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以来源于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的72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为良种的选育和药材的采收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早熟型与中、晚熟型青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中熟型>晚熟型>早熟型;(2)在同一管理条件下不同茎秆颜色的青蒿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为: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3)不同产地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一致,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为孕蕾期,是最佳采收期;(4)不同部位之间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叶片的青蒿素含量最高。
韦树根马小军付金娥冯世鑫闫志刚黄荣韶
关键词:黄花蒿青蒿素采收
中国黄花蒿主产区种质资源评价被引量:28
2008年
目的:评价筛选出优良的黄花蒿种质资源,为我国黄花蒿种质资源数据库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在黄花蒿主产区采集种质资源72份,引种至广西靖西县和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种质资源圃,于现蕾期采收叶片和花蕾,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多数不同黄花蒿种质之间的叶片产量和青蒿素质量差异显著。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同一黄花蒿种质种植于不同地点,其青蒿素含量不同。黄花蒿的遗传变异比较大,引种后第2年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原产南方的7份种质表现较好,其青蒿素质量分数均高于0.90%,理论产量在2 250 kg.hm-2以上。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与其自身遗传特性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有较大关系。
韦树根马小军冯世鑫黄荣韶董青松闫志刚黄秋银
关键词:黄花蒿种质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