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5150)

作品数:22 被引量:170H指数:8
相关作者:狄留庆赵晓莉单进军蔡宝昌陶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微丸
  • 9篇通塞脉微丸
  • 6篇中药
  • 4篇HPLC
  • 3篇丁基苯酞
  • 3篇在体肠
  • 3篇在体肠吸收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3篇肉桂
  • 3篇肉桂酸
  • 3篇中药复方
  • 3篇络通
  • 3篇络通胶囊
  • 3篇胶囊
  • 3篇甘草
  • 3篇阿魏酸
  • 3篇苯酞
  • 3篇肠吸收

机构

  • 2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1篇狄留庆
  • 18篇赵晓莉
  • 10篇单进军
  • 6篇蔡宝昌
  • 5篇陈晓燕
  • 5篇毕肖林
  • 5篇陶金华
  • 4篇文红梅
  • 4篇汪海鸿
  • 4篇王皓
  • 3篇吴皓
  • 3篇钱桂英
  • 3篇杨玲娟
  • 3篇朱蓉蓉
  • 2篇张新庄
  • 2篇董宇
  • 2篇汪受传
  • 1篇程锦
  • 1篇陆茵
  • 1篇陈璟

传媒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中药材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络通胶囊中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甘草素、肉桂酸和哈巴俄苷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络通胶囊中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甘草素、肉桂酸、哈巴俄苷6个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YMC-C18柱,以乙腈-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λ1=276nm,λ2=327nm),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30℃。结果6个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4.1%~98.8%。结论本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络通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赵晓莉陈晓燕狄留庆吴皓
关键词:络通胶囊阿魏酸甘草苷甘草素肉桂酸哈巴俄苷
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发中关键问题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的研究开发中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广泛、深入、全面的研究。文中从有效部位的确立、有效部位的制备、有效部位的质量研究3个方面着手,对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邵璟狄留庆刘产明董宇赵晓莉毕肖林蔡宝昌汪受传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发
通塞脉微丸和丁基苯酞对PC1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通塞脉微丸和丁基苯酞对PC1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肾上腺嗜铬瘤克隆化细胞株PC12细胞为材料,制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PCl2细胞存活数及乳酸脱清酶法测定细胞损伤程度。结果形态学检查发现,通塞脉微丸和丁基苯酞对两种损伤模型中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MTT染色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显示,通塞脉微丸和丁基苯酞可显著提高损伤模型中PC12细胞的存活数,降低细胞损伤程度,其中以对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尤为显著。结论通塞脉微丸和丁基苯酞对PC12细胞缺氧和缺糖损伤模型均有显著保护作用。
程锦狄留庆赵晓莉毕肖林单进军
关键词:通塞脉微丸丁基苯酞PC12细胞
中药复方谱效学研究初探被引量:12
2006年
中药成分极其复杂,尤其是复方,测定少数几种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不足以保证复方及制剂质量。系统分析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阐明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种类,建立全面反映其成分的指纹图谱,将更加有效地体现中药复方成分的整体性和综合作用,更好地评价中药复方的质量。“谱效关系”建立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基础上,应用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化学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数据解析和特征信息的提取,合理优化、量化指纹图谱,建立多模式多柱色谱、多元检测、多水平评价的系统方法。
陈晓燕狄留庆赵晓莉
关键词:中药复方谱效关系
中药传统丸剂的释药特点与机制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通过文献研究结合现代药剂学理论研究,从中药丸剂的结构特征、物料组成、制剂工艺、传统用药经验和现代药剂学实践等方面,并结合对中药丸剂的释药特点和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丸剂的应用和剂型改进奠定理论基础。
王娟狄留庆单进军
关键词:释药机制
通塞脉微丸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Ⅰ)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通塞脉微丸复方大鼠给药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的归属。方法建立通塞脉微丸及大鼠ig通塞脉微丸后血清的HPLC色谱分析方法;比较全方制剂、金银花、当归、甘草、玄参、黄芪和石斛各单方制剂分别给药后所得的血清样品,分析口服通塞脉微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大鼠ig通塞脉微丸后从血清中发现了15种入血成分,其中10种成分为复方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绿原酸、阿魏酸、甘草素和肉桂酸为已知确定结构的化合物,另外5种成分分别来源于金银花、当归、甘草、玄参和石斛,其具体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检测分析;1种为复方给药后新产生的代谢物质;3种为给药后产生的未知化合物。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是通塞脉微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复方效应的物质基础。
陶金华狄留庆濮雪莲赵晓莉金慧臻
关键词:通塞脉微丸入血成分代谢产物血清药物化学移行成分
通塞脉微丸有效部位群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特征
2007年
目的考察通塞脉微丸有效部位群中的主要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不同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方法。结果通塞脉微丸有效部位群中总黄酮在不同药物的质量浓度5、10、20g·L^(-1)于整段小肠中的4h累计吸收百分比为38.14%、42.97%、43.80%;绿原酸分别为46.87%、50.35%、48.12%;肉桂酸分别为78.33%、76.54%、54.68%;甘草酸铵分别为25.61%、28.85%、27.87%。总黄酮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593、0.1054、0.1642、0.1418h^(-1);绿原酸分别为0.4404、0.296 8、0.3980、0.6025h^(-1);肉桂酸分别为0.4121、0.3537、0.2926、0.1985h^(-1);甘草酸铵分别为0.1165、0.1044、0.1025、0.0954h^(-1)。结论通塞脉微丸有效部位群中这4种成分在肠道中均吸收良好,初步确定总黄酮、绿原酸和甘草酸铵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肉桂酸可能存在主动转运机制。
陈晓燕狄留庆赵晓莉单进军杨玲娟朱蓉蓉钱桂英
关键词:在体肠吸收吸收速率常数
络通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2007年
目的:采用HPLC建立络通胶囊的色谱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以YMC-Pack ODS柱(250 mm×4.6mm,5μm),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络通胶囊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标示了18个共有指纹峰,10批被测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在0.978以上。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络通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赵晓莉狄留庆吴皓李伟东
关键词:指纹图谱HPLC
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思路探讨被引量:52
2009年
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制剂质量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建立谱效相关性指纹图谱可以进一步提高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的针对性。本研究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中药谱效相关性研究思路和方法,结合实验室工作积累,探索性地提出了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中药指纹图谱谱效相关性研究工作的开展。
陶金华狄留庆文红梅赵晓莉单进军蔡宝昌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
RP-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阿魏酸、甘草素、肉桂酸、哈巴俄苷的含量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以RP-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阿魏酸、甘草素、肉桂酸、哈巴俄苷4个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acking Material HederaODS-2柱(250 mm×4.6 mm,5μm)柱,以乙腈-1.0%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λ_1=320 nm,λ_2=276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结果阿魏酸、甘草素、肉桂酸和哈巴俄苷分别在32.04~160.2、12.2~61.0、12.24~61.2、11.88~59.4μg·mL^(-1)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5。4个份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7.30%~100.94%之间。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陶金华狄留庆文红梅赵晓莉
关键词:RP-HPLC通塞脉微丸甘草素阿魏酸肉桂酸哈巴俄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