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628)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万小莉刘梅张春凤夏鑫华张大鹏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血性
  • 2篇中风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中风
  • 2篇脑中风
  • 2篇标志物
  • 1篇代谢组学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代谢
  • 1篇肾方
  • 1篇气质联用
  • 1篇气质联用技术
  • 1篇联用技术
  • 1篇脑内
  • 1篇抗肝损伤
  • 1篇肝损伤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夏鑫华
  • 2篇张春凤
  • 2篇刘梅
  • 2篇万小莉
  • 1篇戚欢阳
  • 1篇张大鹏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TLR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补肾方的抗肝损伤机制
目的: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TLR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补肾方的抗肝损伤机制。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补肾方抗肝损伤作用研究,第二部分为补肾方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第一部分补肾方抗肝损伤作用研究:将正常鼠、HBV转...
赵彬彬
关键词:补肾方
文献传递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内脂肪酸代谢与缺血性脑中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病程中脑组织内脂肪酸类内源性化合物代谢规律,发现缺血性脑中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组),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假手术组予暴露颈总动脉但不用线栓栓塞。采用ECF衍生化法结合GC-MS技术测定3组大鼠脑组织中脂肪酸的含量,采用最小二乘判别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干预组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在大鼠脑组织中定量检测了11种脂肪酸,根据模式识别的VIP值、载荷图、最小置信区间及显著性差异分析,确定其中9种氨基酸为缺血性脑中风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发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9种脂肪酸代谢异常,可以确定为潜在生物标志物。
万小莉夏鑫华刘梅张春凤
关键词:脂肪酸代谢缺血性脑中风气质联用技术生物标志物
氨基酸代谢与缺血性脑中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利用基于氯甲酸乙酯衍生化反应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测定方法,测定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脑内氨基酸代谢与缺血性脑中风的相关性,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揭示缺血性脑中风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氯甲酸乙酯化反应,将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类和固醇类物质制成热稳定性强、易挥发的酯或醚,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对大鼠脑组织中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利用已建立的GC-MS测定方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了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之间的差异。结论初步发现了13种与缺血性脑中风密切相关的氨基酸类生物标志物,13种化合物分别为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
万小莉夏鑫华戚欢阳刘梅张春凤张大鹏
关键词:氨基酸代谢GC-MS缺血性脑中风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