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309)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尤民生林胜刘丰静陈文滨姚凤銮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芽胞杆菌菌体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不同破碎方法下3种芽胞杆菌菌体蛋白的提取效果。方法:以菊酯类农药降解菌巨大芽胞杆菌、球形芽胞杆菌、弯曲芽胞杆菌为研究对象,以裂解液为提取介质,分别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水煮法和机械破碎法提取芽胞杆菌蛋白,并通过革兰染色电镜观察菌株破碎程度,用SDS-PAGE和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结果:革兰染色电镜观察发现玻璃珠机械破碎法对3种芽孢杆菌的细胞壁破碎程度最明显,其次为超声波破碎法,水煮法破碎效果不明显。SDS-PAGE和Bradford法测定结果表明,巨大芽胞杆菌、球形芽胞杆菌、弯曲芽胞杆菌经玻璃珠机械破碎后,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清晰,丰度高,重复性好,含量分别为20.247、19.902和18.893 mg/mL;经超声波破碎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较清晰,丰度一般,重复性不好,含量分别为10.572、9.438和10.424 mg/mL;经沸水浴破碎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模糊,丰度低,重复性差,含量分别为1.366、1.119和1.136 mg/mL。结论:玻璃珠机械破碎法是破碎3种芽胞杆菌的最优方法,破碎后提取的蛋白含量高,条带清晰,重复性好。
- 胡桂萍贾宪波刘波尤民生
- 关键词:芽胞杆菌蛋白提取
- 转基因抗虫杂交稻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以常规稻Ⅱ优明86为对照,研究了转双价基因(cry1Ac+SCK)抗虫杂交稻Ⅱ优科丰6号对稻飞虱田间种群的影响。采用吸虫器法调查结果表明,Ⅱ优科丰6号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cifer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及飞虱若虫群体均未产生显著影响;田间卵量剥查镜检结果表明,Ⅱ优科丰6号生长前期对白背飞虱的产卵有一定的吸引和刺激作用,而后期对褐飞虱的产卵有一定的拒避和抑制作用,但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对飞虱的产卵行为无显著影响。因此,从短期研究结果分析,Ⅱ优科丰6号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田间种群表现安全,同时也未引起稻飞虱田间种群猖獗。
- 刘丰静陈文滨林胜尤民生
-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CR1非靶标害虫稻飞虱
- 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对华丽肖蛸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用转双价基因(cry1Ac+SCK)抗虫杂交稻(Ⅱ优科丰6号)饲喂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一定时间后,作为华丽肖蛸(Tetragnatha nitens)的猎物,研究转基因杂交稻经食物链对高营养级华丽肖蛸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丽肖蛸连续7、14、21 d取食经Ⅱ优科丰6号饲喂后的稻纵卷叶螟,死亡率和平均产卵量较对照无显著差异;第1周的体重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而第2周的体重增长率明显低于对照,到了第3周则差异不显著;7 d后的捕食量明显减少,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其7和14d的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而21d的无显著差异;羧酸脂酶比活力则在7、14、21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
- 陈文滨刘丰静林胜尤民生
-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捕食功能反应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
- 武夷山稻田生境越冬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被引量:6
- 2007年
- 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采用吸虫器结合人工剥查的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稻田生境内的越冬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17种(或类),隶属于3纲13目58科,其中捕食性昆虫15种,蜘蛛23种,寄生性天敌29种,害虫27种,中性昆虫23种。
- 刘其全姚凤銮郑云开林胜尤民生
- 关键词:越冬节肢动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