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07405)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郑秀兰娄阁程文李洁冰王玲玲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CEUS时相及时间-强度曲线(TIC)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其中23例为子宫内膜癌(恶性组),24例为良性病变(良性组),分析其CEUS表现及TIC参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灌注时相:恶性组中52.17%(12/23)早于肌层灌注,47.83%(11/23)同步或晚于肌层灌注;良性组中16.67%(4/24)早于肌层灌注,83.33%(20/24)同步或晚于肌层灌注,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洗出时相:恶性组中82.61%(19/23)早于肌层洗出,良性组62.50%(15/24)早于肌层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良性组与恶性组子宫内膜的造影剂到达时间(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时间(TTP)及达峰强度(P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CEUS时相与TIC参数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应用二者能够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
- 王玲玲郑秀兰娄阁程文李海霞李洁冰
- 关键词:超声检查子宫内膜肿瘤时间-强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