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R12D01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沈超峰超峰曹世玮王郑陈蕾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多氯联苯
  • 2篇微生物
  • 1篇电子供体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土
  • 1篇天然有机质
  • 1篇泥浆
  • 1篇泥浆体系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微生物群落结...
  • 1篇微生物资源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介导
  • 1篇介导作用
  • 1篇环境功能
  • 1篇环境污染物
  • 1篇活性物种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沈超峰
  • 1篇苏晓梅
  • 1篇姚笑颜
  • 1篇陈蕾
  • 1篇王郑
  • 1篇丁林贤
  • 1篇秦智慧
  • 1篇曹世玮
  • 1篇杨凯
  • 1篇超峰
  • 1篇陈晨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天然有机质对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过程的介导作用被引量:17
2013年
天然有机质因自身的结构特点而参与着光化学反应与醌呼吸过程,并通过这两个重要过程对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及矿物元素的物质循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然有机质对环境污染物转化的影响早已受到关注,然而其中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近年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天然有机质的光化学过程及醌呼吸过程与污染物的转化之间存在着耦合作用,因而对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阐明了天然有机质的光化学过程与醌呼吸过程对环境污染物转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并强调天然有机质在光化学过程中作为"高活性反应微区"以及在醌呼吸过程中作为"电子穿梭体"对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作者提出了天然有机质对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起着介导的作用,并推测该介导作用是天然有机质影响污染物环境行为及生物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污染物在天然环境中消减与解毒的重要途径。今后应加强对天然有机质介导环境污染物转化的机制的研究,明确该机制在污染物自然消减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同时可基于此机制发展一些如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湿地系统等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
陈蕾超峰王郑曹世玮
关键词:天然有机质活性物种有机污染物
活的但非可培养功能菌群对多氯联苯降解的探索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活的但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简称VBNC)状态是微生物应对各种环境压力的一种生存机制。面对日益严重的异生质污染问题,研究污染胁迫下VBNC状态菌的潜在环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了VBNC状态菌的研究现状,针对多氯联苯微生物降解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环境中潜在VBNC功能菌群的复苏培养。提出利用藤黄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简称Rpf)探索具有潜在多氯联苯降解功能的VBNC状态菌群,为多氯联苯高效降解菌群的筛选提供新思路。同时,结合VBNC状态菌絮凝、硝化除臭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对VBNC状态菌的潜在环境功能进行了展望。
苏晓梅丁林贤沈超峰
关键词:多氯联苯环境功能微生物资源
水稻土泥浆体系中多氯联苯的微生物厌氧脱氯被引量:1
2015年
考察了厌氧水稻土泥浆体系中高氯代多氯联苯混合物Aroclor1260的脱氯过程,并对体系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roclor1260可在厌氧水稻土泥浆体系中发生脱氯,经过128 d,总消减率达到55.5%,在泥浆体系中引入驯化的脱氯富集培养体反而使脱氯效果下降,消减率为46.9%.Aroclor1260的主要脱氯过程发生在五、六、七氯联苯,其中七氯联苯脱氯过程最显著,五氯联苯作为脱氯产物有一定累积.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H2会被脱氯过程所消耗,从而将体系中的氢分压维持在较低水平,抑制产甲烷过程而保证脱氯过程的持续进行.不同条件和培养方式驯化得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富集培养体引入可能导致其与原体系中脱氯相关菌群竞争,从而改变体系原有菌群结构,这可能是导致其脱氯效率下降的原因.
杨凯姚笑颜陈晨沈超峰秦智慧黄荣浪
关键词:电子供体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微生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