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90307)

作品数:4 被引量:121H指数:4
相关作者:吴绍洪高江波尹云鹤栾浩王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1篇地球
  • 1篇多尺度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速率
  • 1篇全球环境
  • 1篇全球环境变化
  • 1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吴绍洪
  • 3篇高江波
  • 2篇尹云鹤
  • 1篇董婉璐
  • 1篇郑景云
  • 1篇杨军
  • 1篇汤秋鸿
  • 1篇葛全胜
  • 1篇蔡运龙
  • 1篇刘燕华
  • 1篇刘文政
  • 1篇潘韬
  • 1篇黄季焜
  • 1篇赵艳
  • 1篇焦珂伟
  • 1篇王文涛
  • 1篇梁涛
  • 1篇栾浩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960~2011年中国陆地表层区域变动幅度与速率被引量:14
2016年
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表层诸要素(如温度、水分、植被、土壤等)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可能引起集成地表关键要素而划分的区域格局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动态变化特征,深刻影响自然物候、农业生产布局等.然而,对于过去50余年中国陆地表层区域变动的幅度和速率认识还不够定量化.基于均一化的1960~2011年中国54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数据集,选用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与积温等指标来分析中国自然带格局变化特征,以每个自然带面积及平均纬度的变化表征陆地表层区域变动的幅度;建立了一个表征区域界线移动速率的新指标,研究了中国陆地表层区域格局及典型区域界线变动的幅度、趋势、速率与突变.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气候总体上存在由一个相对冷的时段(1960~1986年)进入一个相对暖的时段(1987~2011年)的变化特征,推动了多数关键自然地带发生较为显著的向北移动倾向;两个时段比较,1987~2011年时段全国温度带普遍呈北移的趋势,其中北亚热带北界和暖温带北界最为明显,最大处可达200 km左右;1960~2011年间亚热带北界东段北移1.386°N;暖温带北界东段北移0.354°N.前者向北移动的速率为0.533°/10 a;后者向北移动的速率为0.136°/10 a.突变分析显示,从1996~1997年开始,暖温带南北界线加快向北迁移;区域的变化明显滞后于变暖时段,在进入相对暖的大约10年之后,区域才明显向北移动.气候变化在宏观地域系统的表现特征在结论中得到揭示,可以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吴绍洪刘文政潘韬邓浩宇焦珂伟尹云鹤
关键词:速率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利弊被引量:53
2014年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三次产业、社会系统及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如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产力下降,而青藏高原则升高;气候变化导致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以及许多北方河流径流量减少;由于气候变化,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增加(包括频次与强度)、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人体健康、疾病传播、重大工程等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有助于延长农作物生育期,但极端事件增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气候变化不仅可通过影响农业和自然资源而间接地对第二、三产业产生影响,而且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如碳税、碳关税、碳交易等)的采用也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分析可发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且总体上利弊共存,但弊大于利。基于此,本文提出要趋利避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整体最优、长期受益"的有序适应目标;要强调定量适应,提出可操作性方案和可预期目标,并分析适应措施的不确定性;而且为提高我国未来综合竞争力,今后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应对策略,如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减排技术研发,积极应对碳税、碳关税和碳市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吴绍洪黄季焜刘燕华高江波杨军王文涛尹云鹤栾浩董婉璐
关键词:气候变化
区域植被覆盖的多尺度空间变异性——以贵州喀斯特高原为例被引量:26
2013年
地理格局尺度依赖性的客观存在,要求在连续尺度序列上对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变异性进行考察,以真实反映植被覆盖空间特征。以贵州喀斯特高原为例,借助地统计学和GIS软件,揭示了研究区NDVI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进行了空间变异与空间尺度的耦合研究。结论如下:①NDVI空间变异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尺度依存性,空间尺度的粗粒化对NDVI的平滑作用非常显著,但两种重采样方法对原始数据的粗粒化作用机制不同;②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获得的NDVI数据之间空间格局差异明显,而且传统统计结果与地统计学结果明显不同,说明空间信息对数据间的差异性统计影响显著;③NDVI空间变异性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并表现出对遥感数据源的敏感性。
高江波吴绍洪蔡运龙
关键词:植被覆盖多尺度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被引量:32
2015年
未来地球计划是目前国际上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前沿研究的综合科学计划,集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所领导的四大科学计划为一体,旨在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并加强决策支持和研究交流,寻求地球系统可持续途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类学、社会学合作构建综合集成平台,推进科学研究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本文剖析陆地表层格局特点,分析陆地表层格局的国内外关注焦点及其研究理念的转变与应用领域的拓展。分析表明:陆地表层是未来地球计划关注的重点之一,陆地表层要素与过程相互作用并在人类活动驱动下形成的格局,可作为未来地球计划进一步研究的区域基础框架。未来,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应力求方法论的突破,为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发展提供支撑。
吴绍洪赵艳汤秋鸿郑景云高江波梁涛葛全胜
关键词: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