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3607)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宏唐勇邓宁粟宽源向军俭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458医院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链
  • 1篇源性
  • 1篇人源
  • 1篇人源性
  • 1篇酵母
  • 1篇抗HBSAG
  • 1篇毕赤酵母
  • 1篇PICHIA...
  • 1篇HBSAG

机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篇向军俭
  • 1篇粟宽源
  • 1篇邓宁
  • 1篇唐勇
  • 1篇王宏

传媒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人源性抗HBsAg单链Fab基因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重组Fab的结构与亲和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重叠PCR,将人源性抗HBsAg Fab的H和L链基因融合构建单链Fab基因,并将其转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以单链Fab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氯化锂转化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将获得的重组酵母在摇瓶中培养进行重组单链Fab的可溶性表达。表达上清经硫酸铵沉淀及亲和层析纯化后,用直接ELISA检测表达产物和纯化Fab的活性: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单链Fab在毕赤酵母中获得分泌型表达。薄层扫描显示,在摇瓶中培养毕赤酵母表达的单链Fab约为5~10mg/L。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纯度达97.8%的重组单链Fab。经直接ELISA测定的结果显示,重组单链Fab具有较好的结合HBsAg的活性。结论:通过重叠PCR构建的融合单链Fab基因,可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获得分泌型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结合HBsAg的活性。
邓宁向军俭粟宽源王宏唐勇
关键词:HBSAG毕赤酵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