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AA100110)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高水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校教育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编码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变迁
  • 1篇文化
  • 1篇乡土
  • 1篇乡土文化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变迁
  • 1篇城乡

机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高水红

传媒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学生符号世界的城乡区隔——时空的视角被引量:3
2011年
伯恩斯坦的社会语言编码理论认为阶级制度通过不同类型的家庭作用于孩子言语的深层结构中,从而在符号类型、社会结构与经验构建之间建立了基本联系。本文则从"时空"的视角出发分析并指出了城乡时空结构与学生符号系统之间的联系:乡村学生基于乡土社会循环的时间观形成了以"现在"为时间取向的"看"的世界,其符号表达感性、生动、具体,具有特殊性、罗列性和武断性;城市学生基于都市社会变化的时间观形成了以"未来"为时间取向的"想"的世界,其符号表达明确、理性、抽象,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两者的表达与思维差异将会影响相互之间的理解、交往和共处,更会让前者游离于社会转型的结构之外。
高水红
关键词:城乡语言编码
乡村学校教育变迁与时空意识的变革被引量:28
2012年
本文通过考察乡村学校教育的变迁过程,意在揭示学校如何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完成对现代时空意识——"钟表时间意识"与"抽象化空间意识"的植入,从而排除了乡土时空意识——"生物时间意识"与"情境化空间意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体系里存在的可能,并分析由此引发的乡村学生在时空意识层面潜在的冲突和紧张,以此反思乡村教育在自上而下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局限,指出乡土文化在教育现代性建构中可能的价值和出路。
高水红
关键词:乡土文化学校教育社会变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