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810)
- 作品数:7 被引量:179H指数:6
- 相关作者:左美云周军杰刘满成刘勍勍李秋迪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淮阴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电子商务企业IT能力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从企业能力研究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IT能力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在IT支持业务阶段,电子商务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机制主要是保障机制和部分的应急机制,通过"刺激-反应"输出的是IT基础设施能力;在IT与业务融合阶段,应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机制逐渐丰富,增加了预警机制、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通过"刺激-反应"输出的是IT业务跨越能力;在IT引领业务阶段,反应机制中规划机制的作用愈发重要,通过"刺激-反应"输出的是IT业务引领能力。
- 李秋迪左美云周军杰
-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IT能力
-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中美为老服务网站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中美两国的老年人网站,对网站满足需求层次的功能进行对比考察,发现我国的老年人网站大多能提供4到5个层次需求,美国老年人网站提供的需求层次主要集中在2到3个。美国老年人网站设计主要偏重专一化和精深化,强调服务;而我国老年人网站侧重综合性,强调宣传及广告。最后指出,我国的老年人网站在可读性、信息展示、多媒体、导航及布局等方面应加强设计,从而增加老年人网站的易访问性。
- 刘满成左美云
- 知识管理领域学者间合著网络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知识管理领域学者间的合著网络进行分析,研究该领域内的合作团体、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以及学者间的合作模式。本文收集了2000~2010年间发表在6本顶级知识管理期刊中的1831篇文献,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研究合著网络的度分布,发现存在少数有着大量合作者的学者,和大量仅有少数合作者的学者。其次,本文识别出3类核心学者:基于度中心性20位合作者最多的学者,基于接近中心性的20位地位最核心的学者和20位基于中介中心性的20位有着"桥梁"作用的学者。最后,本文抽取并分析了两个最大的子合著网络-57节点网络和39节点网络,发现Bontis,N.和Guthrie,J.是知识管理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 左美云温晓薇华晓清
- 关键词:知识管理合著网络社会网络分析
- 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图:一个房车模型被引量:9
- 2015年
-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1〕。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等群体数量的不断增长。养老与医疗、教育、住房一道已经成为当下全社会瞩目的四大关键词。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养老产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许多大型房地产企业和保险企业都开始纷纷跑马圈地,
- 左美云张驰
- 关键词:养老模式银发产业
- IT服务企业跨项目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跨项目知识转移是许多企业内部知识积累和创造的重要途径。以一般知识转移相关研究为基础,本文构建了跨项目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初步理论模型;然后以K公司房地产事业部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了该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与一般知识转移相比,项目任务特征(任务相似性、任务紧迫性)和知识的嵌入性特征会影响到跨项目知识转移;而采取混合式转移策略,企业有可能取得更好的跨项目知识转移效果。本文的研究对跨项目知识转移理论的完善及企业的实践都有一定的意义。
- 赵大丽周军杰左美云
- 关键词: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线上线下互动、群体分化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基于虚拟社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7
- 2012年
- 线上线下互动是随着互联网和虚拟社区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伴随着社区会员的线上线下互动,虚拟社区内部出现了群体分化。以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本文对线上线下互动中会员关系的变化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相应的假设模型和测量量表,并对线上互动、群体分化等构念进行了解构。以287份有效问卷为基础,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频繁的线上互动会引起社区会员的群体分化,频繁的线下互动会进一步促进社区内部的分化,而群体分化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群体分化的引入和相关量表的开发,丰富了在线知识管理理论,对虚拟社区的管理及其利用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周军杰左美云
- 关键词:群体分化知识管理虚拟社区
-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的老年人互联网应用持续使用实证分析被引量:68
- 2012年
- 我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及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性问题之一。如何让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既是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实践课题。本文主要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领域中的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结合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特征分析,提出了老年人的互联网应用持续使用模型。论文最后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讨论。
- 刘勍勍左美云刘满成
- 关键词:老年人互联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