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3010)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1H指数:7
- 相关作者:史铁钧翟林峰王华林宋秋生马海红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酚醛基电纺纤维的制备和分散形态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用电纺技术制备了酚醛纤维及碳纤维.用合成的甲阶酚醛(A-stage resol)和聚乙烯醇(PVA)在不同配比下进行电纺,然后经150℃固化处理1h,制得酚醛(PF)纤维.将PF和PVA质量比为1∶2的酚醛纤维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的纤维直径均小于200nm.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并比较了纤维的直径和分散形态.用红外光谱(IR)证实了,在600℃下热处理后的酚醛纤维为碳纤维,分散形态最为理想.
- 廖若谷史铁钧周玉波王华林翟林峰
- 关键词:电纺酚醛碳纤维
- PVA/S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6
- 2007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的PVA/SiO2杂化溶胶,通过拉丝得到杂化纤维。对溶胶的可纺性和杂化纤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O2溶胶与PVA/SiO2杂化溶胶在反应过程中的黏度变化规律相似,黏度均存在三个变化区间,随PVA含量的增加,杂化溶胶的可纺性能改善。FT-IR表明,杂化纤维中PVA与SiO2之间形成了化学键结合;XRD、DSC和光学显微分析表明,杂化使PVA结晶能力明显降低;热失重和耐溶剂研究表明,PVA与SiO2之间的化学键结合使杂化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 宋秋生史铁钧王华林杭国培
- 关键词:有机-无机杂化杂化纤维溶胶凝胶法
- PMMA/S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 2008年
-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PMMA低聚体为原料,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为偶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MMA/SiO2杂化溶胶,陈化后用提拉法制得PMMA/SiO2杂化纤维。研究了溶胶的杂化反应机理、成纤性能;使用IR、SEM、TGA及DSC分析了杂化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该杂化溶胶具有很好的拉丝性能,黏度为180 Pa.s^300 Pa.s时的成纤性能好,所制得的杂化纤维,其中PMMA与SiO2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在纤维内部有机无机相间形成均一的连续相;其耐热性能优于纯PMMA。
- 马海红史铁钧宋秋生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杂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杂化纤维
- 电纺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8年
- 电纺技术是一种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新方法,它可制备出直径为纳米级的超细纤维,最小直径可至1nm。电纺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以及高效等优点,它是目前能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电纺过程、原理及影响纤维性能的主要因素,综述了电纺技术在生物医学材料,复合增强纤维,无机纳米纤维,导电纳米纤维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电纺技术在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方面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 马海红史铁钧宋秋生
- 关键词: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
- 可纺性锆溶胶的制备与应用Ⅰ.氧化锆连续纤维的制备被引量:12
- 2008年
- 以氯氧化锆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双氧水为水解促进剂,乙酰丙酮为配位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O2前驱体连续纤维,经800℃热处理后得ZrO2连续纤维。用FT-IR、TGA、元素分析和SEM等分析技术表征了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形貌观察,研究了可纺性ZrO2溶胶的制备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n(氯氧化锆)∶n(双氧水)=1∶3,反应时间6 h,陈化温度15℃时可得纺丝性能良好的锆溶胶,ZrO2前驱体连续纤维的成分是部分经乙酰丙酮配位的ZrO2水合物,热处理后ZrO2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μm左右,纤维体中存在大量纳米级气孔,但没有发现明显裂纹。
- 翟林峰史铁钧于少明
- 关键词:氯氧化锆溶胶-凝胶法
- 以TEOS为前驱体的硅溶胶可纺性及其玻璃纤维的制备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无水乙醇(EtOH)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定黏度的硅溶胶,陈化后用提拉法制得SiO2玻璃纤维。研究了酸硅比、水硅比、反应温度等不同反应条件对硅溶胶可纺性及玻璃纤维制备的影响,并对玻璃纤维进行IR和XRD表征。确定了制备可纺硅溶胶和玻璃纤维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水硅比为1.5,酸硅比为0.03时,溶胶的可纺性最好,该反应条件下制得的硅溶胶最易制备SiO2玻璃纤维。
- 马海红史铁钧宋秋生
- 关键词:正硅酸乙酯玻璃纤维溶胶-凝胶法可纺性
- 硅溶胶电纺性能及其形态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溶胶,研究了溶胶体系中H2O、盐酸的含量和不同溶剂对其电纺性能及分散形态的影响.FESEM观察结果表明,当H2O/TEOS的摩尔比为1-2时,电纺纤维表面光滑且连续,当H2O/TEOS的摩尔比为4时,形成堆积在一起的圆形颗粒;当HCl/TEOS的摩尔比为0.01-0.10时,随着HCl的增加,电纺纤维相互粘结,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用四氢呋喃和丙酮作溶剂电纺,形成了珠节较多的纤维,用乙醇电纺形成了完全没有珠节的长纤维.
- 杨华忠史铁钧翟林峰王华林曹康丽
- 关键词:二氧化硅溶胶可纺性纳米纤维
- 二氧化硅/聚乙烯醇杂化电纺纤维膜的制备与结构形态被引量:9
- 2005年
-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PVA/S iO2杂化纺丝液,将其电纺成纤维膜.XRD结果表明,杂化电纺纤维膜的结晶度较纯PVA电纺纤维膜小;FTIR证实了PVA的羟基与正硅酸乙酯水解后的羟基发生了缩合反应,杂化电纺纤维膜是以网络结构形式相结合的;FESEM表明,PVA/S iO2质量比为4∶1时,纤维光滑,分散比较均匀.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纤维直径变细,纺锤形珠节结构增多.加入金属盐NaC l和MgC l2后,纤维直径变细,圆形珠节增多.从理论上分析了纤维膜结构形态的形成机理.
- 史铁钧周玉波廖若谷王华林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杂化电纺
- SiO_2/蔗糖杂化溶胶制备SiC纤维前驱体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与蔗糖进行杂化,制得SiO2/蔗糖杂化溶胶,陈化后用拉丝法制得SiO2/蔗糖杂化纤维。研究了杂化溶胶陈化中的黏度变化与成纤性能,采用SEM分析研究了杂化纤维微观形貌。结果表明,SiO2/蔗糖杂化溶胶具有良好的成纤性能,可通过拉丝制得形态良好的杂化纤维;采用TG和DSC分析研究了杂化纤维热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杂化改善了蔗糖的耐热性能;XRD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杂化纤维为非晶态结构,经800℃处理后有碳化石墨微晶生成。
- 宋秋生史铁钧
- 关键词:蔗糖SIO2杂化纤维前驱体SIC纤维溶胶凝胶法
- PVA/SiO_2/T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四丁酯(TBOT)为原料制备了SiO2/TiO2溶胶,并与PVA进行杂化,得到PVA/SiO2/TiO2杂化溶胶,陈化后用拉丝法制得PVA/SiO2/TiO2杂化纤维。研究了PVA和TBOT对杂化溶胶的黏度变化与成纤性能的影响,并对杂化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用FT-IR、EDS、XRD和TG对制得的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A有利于改善杂化溶胶的成纤性能,随钛含量增加杂化溶胶的黏度变化速度加快;杂化纤维中各组分分布较为均匀,通过杂化限制了PVA的结晶并改善了PVA的耐热性能。
- 宋秋生史铁钧马海红
- 关键词:有机-无机杂化杂化纤维溶胶-凝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