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ZM0028)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尧夏成军陈海涛钟庆刘育权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学研究院广州供电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直流
  • 2篇负荷模型
  • 1篇等值
  • 1篇电池
  • 1篇电机
  • 1篇电机模型
  • 1篇电网
  • 1篇电压
  • 1篇电压稳定
  • 1篇电源
  • 1篇动态等值
  • 1篇动态无功
  • 1篇动态无功补偿
  • 1篇多目标
  • 1篇蓄电池
  • 1篇移动电源
  • 1篇暂态
  • 1篇暂态电压
  • 1篇暂态电压稳定
  • 1篇受端电网

机构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广州供电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篇杜兆斌
  • 2篇张尧
  • 1篇张宝珍
  • 1篇刘育权
  • 1篇夏成军
  • 1篇钟庆
  • 1篇林凌雪
  • 1篇陈海涛

传媒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方电网技术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估计等值法被引量:6
2014年
为解决现有的用于电力系统在线安全分析的估计等值法精度低、收敛性弱的问题,给出了较精细的等值发电机加综合负荷的等值系统模型,以提高等值精度,并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DE)算法的等值系统参数辨识策略.为解决DE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构造变异方式不同的两个差分进化群,两群并行进化且定时交换信息,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改善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双群体DE算法有效解决了等值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算法简单、收敛快,辨识的参数精度高、鲁棒性好;所建立的等值系统模型更符合电网实际,等值后外部系统的动态特性基本被保留;所提基于改进DE的估计等值法可用于在线大规模外部系统的等值化简.
张宝珍张尧林凌雪
关键词:动态等值发电机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差分进化算法参数辨识
考虑负荷模型的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分析被引量:31
2015年
分析了直流换相失败的机理,指出交流系统故障导致的换流母线电压跌落是换相失败的主要诱因,而负荷模型的不同又将导致故障后系统电压跌落幅度的不同,从而影响换相失败的发生。分析了现有的两种常用负荷模型ZIP模型和电动机模型对电压跌落的影响机理,指出电动机模型可为系统提供机械惯量,在故障瞬间相比于ZIP模型更有利于抑制系统电压跌落,降低换相失败发生概率;但在故障持续期间,电动机负荷会吸收更多无功,危及系统稳定性。基于南方电网方式数据,计算了不同负荷模型下可能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故障区域以及系统的极限切除时间,并对以上论述进行了仿真验证。
夏成军杨仲超周保荣赵勇
关键词:交直流混联系统换相失败负荷模型
移动保供电电源储能电池优化配置研究
高质量的供电要求促使保供电业务不断发展,而灵活可靠的保供电电源技术则是满足实际需求的关键。本文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并联设计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移动性(重量要求)等因素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移动保供电电源UPS电池优化配置模型,模...
杜兆斌陈曾管霖席云华黄平黄耀鹏
关键词:移动电源蓄电池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文献传递
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动态无功补偿选址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随着大容量直流输电的广泛应用,若动态无功功率储备不足,当发生直流闭锁等严重故障时,系统面临暂态电压失稳风险。提出综合电压涨幅指标法研究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的动态无功补偿选址问题。通过系统电压弱区域分析和时域仿真,结合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响应指标和容量等参数确定SVC的最优安装地点。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刘育权杜兆斌陈海涛张尧钟庆李欣
关键词: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动态无功补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