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411050900)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新玲杨广宁张念征赵更歧李海明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一榀新型人字支撑复合结构的动力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对用于多层住宅的人字支撑复合结构进行了动力性能的分析。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推导了该结构动力特征方程,分析了一榀复合结构体系的支撑刚度、层数和楼层质量变化对动力特征(固有频率)的影响。根据动力特征方程计算了结构固有频率值,结果表明,增大支撑截面对提高结构的固有频率即抗侧刚度有明显作用,且随支撑截面尺寸增大,固有频率单调增加;增加复合结构的层数,固有频率减小,但变化规律趋于收敛;同时绘出了复合结构第一固有频率和楼层质量的关系曲线。最后,根据动力特征方程计算结果,拟合了综合考虑柱撑截面抗侧刚度、楼层质量及结构层数影响的固有频率简化计算公式,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符合较好。
- 王新玲赵更歧张念征
- 关键词:住宅结构动力分析复合结构固有频率
- 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固有频率计算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对所提出的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体系进行了动力性能分析。在满足静力荷载作用下承载力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推导了该结构体系的动力特征方程,分析了复合结构体系的支撑截面和层数变化对动力特征的影响,计算显示,增加支撑对提高结构的频率即抗侧刚度有明显作用,且随支撑截面尺寸增大,固有频率单调增加。增加结构的层数固有频率减小,变化规律趋于收敛。根据动力特征方程计算的结构固有频率值,拟合了频率曲线,并推出了综合考虑支撑截面及结构层数影响的频率计算公式,和理论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 刘伟王仁义张念征
- 关键词:住宅体系动力分析支撑结构
- 自流平粉煤灰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2011年
- 通过100 mm×100 mm×400 mm的自流平混凝土小梁抗折试验,探讨了粉煤灰置换率以及成型方式对自流平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粉煤灰对自流平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自流平混凝土28d抗折强度整体上随着粉煤灰置换率的增加而降低;机械振捣不利于自流平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 张清晓
- 关键词:自流平混凝土抗折强度
- 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体系的结构选型分析被引量:27
- 2005年
- 对由截面较小的梁、柱、支撑形成的复合结构代替住宅中承重墙的新型住宅结构体系进行了结构选型分析。选取常见的三种支撑形式 ,用不同软件分别对其进行了竖向荷载和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分析。其结果表明 ,竖向荷载作用下 ,“人字”支撑的结构体系内力最小 ,构件弯矩、剪力仅为另两种形式的 2 0 %~ 6 0 % ;水平荷载作用下 ,三种支撑结构的内力相差较小 ,说明三种支撑结构体系在抗侧能力方面基本相等 ,但和框架结构内力相比 ,梁的弯矩仅为框架梁的 1 5 0 ,柱弯矩仅为 1 2 5。由此得出“人字”支撑结构为新型复合结构体系较合理的结构形式。
- 王新玲李海明杨广宁
- 关键词:内力计算结构选型多层住宅支撑形式竖向荷载作用
- 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Pushover分析及支撑优化被引量:8
- 2005年
- 通过对柔性梁柱加“人字”支撑的新型住宅复合结构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i)分析,进行了抗震性能评 估,并优化了结构构件截面.采用250mm×250mm的梁柱截面、120mm×120mm的支撑截面及正常配筋所 形成的复合结构,满足按9度抗震设防(多遇地震)的抗震能力和延性要求以及8度罕遇地震的抗倒塌验算. 其耗能机制为“混合机制”,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及顺序为:支撑、梁端、柱下端、柱上端,因此满足“强柱、中 梁、弱支撑”多道抗震防线的抗震要求.在柱截面不改变的情况下,薄弱层出现在底层,最大层间位移满足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层弹塑性层间位移的要求.计算分析得出合理的支撑与柱的抗侧刚度比在4-10 之间;最后优化了支撑截面.
- 王新玲曹双寅
- 关键词:复合结构PUSHOVER分析刚度优化
- 带“人字”支撑的新型复合结构体系动力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探讨了一种新型复合结构%D%D带"人字"支撑的梁柱体系的动力特征问题。在满足静力荷载作用下承载力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推导了该结构体系的动力特征方程,分析了复合结构体系的支撑截面和型式的变化对动力特征的影响,计算显示,增加支撑对提高结构的频率即抗侧刚度有明显作用,且随支撑截面尺寸增大,固有频率单调增加。支撑倾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对频率影响较大,而超过该范围时,其影响明显减小,由此说明"人字"支撑为较合理的支撑型式。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具有"人字"支撑的复合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抗侧能力。
- 王新玲赵更奇杨广宁
- 关键词:复合结构支撑体系住宅动力特征
- 新型复合结构的抗震耗能机制分析及选型
- 2007年
- 针对用于多层住宅的新型复合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可能的3类耗能机制:支撑梁铰机制、支撑柱铰机制及混合耗能机制进行了抗震耗能机制分析。选出1榀复合结构,根据虚功原理,经过计算、分析、筛选,推导出了各种耗能机制的极限荷载半解析解。在分析了耗能机制性能的基础上,选择出复合结构合理的耗能机制,认为支撑梁铰机制为较好的抗震耗能机制,其次为混合机制,尽量避免出现支撑柱铰耗能机制。
- 赵更歧李明王新玲
- 关键词:复合结构耗能机制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