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276124D)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冬梅丁超李洁齐书英于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室
  • 5篇心脏
  • 3篇心脏再同步
  • 3篇心脏再同步化
  • 3篇心脏再同步化...
  • 3篇再同步
  • 3篇再同步化
  • 3篇再同步化治疗
  • 3篇同步化
  • 3篇起搏
  • 3篇冠状
  • 2篇电风暴
  • 2篇动脉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室电风暴
  • 2篇心血管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白求恩...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10篇王冬梅
  • 7篇丁超
  • 6篇李洁
  • 5篇齐书英
  • 3篇郭洁
  • 3篇于敏
  • 2篇孙家安
  • 2篇王刚
  • 2篇赵玉英
  • 2篇汝磊生
  • 1篇田福利
  • 1篇栾雪冰
  • 1篇张莉
  • 1篇李淑荣
  • 1篇许娜
  • 1篇于海波
  • 1篇席爱雪
  • 1篇彭育红
  • 1篇吴变稳
  • 1篇韩雅玲

传媒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促进心脏c-Kit^+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过表达对心脏c-Kit^+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以及移植ILK过表达的心脏c-Kit^+细胞改善心肌梗死(MI)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方法:从新生SD大鼠分离培养心脏c-Kit^+细胞,构建含人ILK全长的腺病毒载体并感染心脏c-Kit^+细胞。感染48 h后,应用细胞计数和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增殖,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c-Kit^+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40只8周龄SPF级大鼠经冠状动脉结扎建立MI模型,结扎15 min后于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分3点通过心肌注射移植心脏c-Kit^+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梗+生理盐水注射组(MI组)、心梗+感染空载体的c-Kit^+细胞注射组(Ad-null-c-Kit^+cell组)和心梗+感染携带ILK腺病毒载体的c-Kit^+细胞注射组(ILKc-Kit^+cell组),每组10只。术后2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c-Kit的表达;术后4周,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心脏功能。结果:过表达ILK促进了心脏c-Kit^+细胞的存活和增殖(P<0.05)。过表达ILK的心脏cKit+细胞中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细胞移植2周后,ILK-c-Kit^+cell组心肌组织中c-Kit表达明显增加(P<0.05);细胞移植4周后,ILK-c-Kit^+cell组大鼠心功能改善比Ad-null-c-Kit^+cell组更明显(P<0.05)。结论:过表达ILK通过提高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促进了心脏c-Kit^+细胞的存活和增殖。ILK-c-Kit^+细胞移植能更好地改善MI大鼠的心功能。
李菁菁刘玉赵娟李爱英王冬梅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细胞存活心功能
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在经静脉左室电极植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电极导线植入术中的应用技巧和价值。方法心力衰竭拟行CRT植入患者178例,观察术中经冠状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导线的成功率、PCI技术应用情况、靶静脉选择及参数测定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①CRT植入成功率97.75%(174/178),4例手术失败;经冠状静脉左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成功率98.28%(171/174),3例行开胸心外膜电极植入。②左室起搏电极植入左室后静脉2例,心侧静脉89例,侧后静脉54例,心中静脉侧分支23例,心大静脉3例。③86例次使用了PCI技术(50.29%),其中10例(5.85%)应用鞘中鞘技术指引导丝到达靶静脉,双导丝技术38例(22.22%),导丝锚定技术15例(8.77%),逆向导丝技术12例(7.02%),球囊导管扩张冠状静脉中段11例(6.43%)。④术中左室起搏阈值(0.96±0.49)V,阻抗(677.06±215.93)Ω,R波振幅(16±3)mV,术后半年内左室电极起搏参数稳定。结论运用PCI技术可协助经冠状窦左室起搏电极的植入,并提高成功率。
齐书英高树军李洁丁超王冬梅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电极冠状静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8年6月~2013年2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室电风暴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干预组(n=20),对照组予胺碘酮和(或)利多卡因及电复律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艾司洛尔[负荷量0.5 mg/kg,维持量0.05 mg/(kg.min)]及电复律治疗,观察两组的转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室速和室颤转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77.3%,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5例死于无法控制的心律失常;干预组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经减少艾司洛尔剂量或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后血压恢复正常;同时,两组各有1例患者伴有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予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心率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室电风暴是安全有效的策略,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策略。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小,今后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观察。
丁超郭洁王冬梅于敏赵玉英张莉
关键词:艾司洛尔心室电风暴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室电极及起搏阈值动态变化的实验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选择犬,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室起搏电极导线,并观察起搏阈值的动态变化。健康杂种犬6只,全麻下经冠状静脉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系统,成功率100%,心房电极导线脱位1例,术后囊袋渗液1例,30天内动态观察起搏参数稳定。结论经冠状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可行,动物死亡率及并发症低,此法可提供心力衰竭CRT研究的动物模型。
齐书英王冬梅王刚谭文云李洁王健丁超李青檀孙家安汝磊生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电极冠状静脉
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心室电风暴26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2月收治心室电风暴26例,给予艾司洛尔负荷量0.5 mg/kg静脉注射,后以维持量0.05 mg/(kg·min)静脉滴注36~72 h,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本组中24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得到有效控制,控制成功率为92.3%.其中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各3例,给予相应处理后心率和血压均恢复正常.治疗72 h内有2例反复发生室颤,死亡.结论 应用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心室电风暴安全、有效.
丁超郭洁王冬梅高树军于敏赵玉英
关键词:艾司洛尔心律失常心室颤动
重组人脑钠尿肽对兔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尿肽(rhBNP)对兔在体缺血/再灌注(I/R)后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rhBNP拮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n=15):I/R损伤组(I/R组,缺血30min后再灌注120min);rhBNP治疗组[rhBNP组,再灌注后经动物耳缘静脉注射rhBNP 0.06μg/(kg·min)];假手术对照组(CON组,只开胸不结扎血管)。采用酶解的方法分离缺血部位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Na。结果 CON组、I/R组、rhBNP组INa密度峰值(-30mV)分别为(-42.78±5.48,n=16),(-22.46±5.32, n=12),(-37.82±5.45,n=15)pA/pF,I/R组较CON组明显下降(P<0.01),rhBNP组较I/R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I/R后心肌INa明显下降,给予rhBNP可使下降的INa上调,提示rhBNP可减轻或逆转这种电重构。
丁超郭洁王冬梅李洁于敏彭育红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膜片钳离子通道
单术者心脏起搏器植入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比单术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采用不同缝合方法的差异。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0月行单术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380例,随机分为连续缝合组和间断缝合组,每组各190例,观察并比较术中两种方法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囊袋血肿和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连续缝合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两组囊袋血肿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囊袋感染病例。术后3个月内连续缝合组未见皮肤线头外露,间断缝合组皮肤线头外露6例(3.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单术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应用连续缝合法具有缝合时间短、无线头外露的优势,可作为单术者起搏器植入的常规缝合方法。
齐书英李洁丁超李斌吴变稳王刚王艳炜王冬梅
关键词:心脏病皮肤疗效比较研究
整合素连接激酶过表达的心肌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过表达的心肌干细胞(CSC)移植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中分离培养CSC,构建含人ILK全长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CSC。将40只8周龄的清洁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生理盐水注射组(生理盐水组)、心肌梗死+转染空载体的CSC注射组(Ad-null-CSC组)和心肌梗死+转染ILK的CSC注射组(ILK-CSC组),每组10只。经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成功15 min后,各组大鼠均在直视下分3点在心肌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分别注射30 μl生理盐水、Ad-null-CSC(1×105 个细胞/30 μl)或ILK-CSC(1×105 个细胞/30 μl)。移植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和纤维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Ki-67和磷酸化组蛋白H3(p-H3)的表达;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另外2个增殖相关基因cyclin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存活情况及心功能:移植后4周,40只大鼠中有3只死于术后并发症或心力衰竭,其中生理盐水组2只,Ad-null-CSC组1只,剩余37只用于实验分析。生理盐水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分别为0.009和0.002),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06)。Ad-null-CSC组大鼠LVESD和LVEDD则均低于生理盐水组 (P分别为0.005和0.003),但LVEF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113)。而ILK-CSC组大鼠LVESD和LVEDD均进一步明显低于Ad-null-CSC组(P分别为0.004和0.000 1),LVEF明显高于Ad-null-CSC组(P=0.004)。(2)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形态和纤维化:移植后4周,可见生理盐水组�
李菁菁刘玉赵娟李爱英王冬梅
关键词: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心室功能整合素连接激酶
开胸放置心外膜电极导线四例随访被引量:1
2014年
报道4例经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失败的患者进行外科植入心外膜电极,3例心力衰竭病人因心脏冠状静脉解剖结构问题不能经心脏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因多次更换起搏器,上腔静脉完全闭塞无法植入右室电极导线。4例均在全麻下成功经开胸手术植入心室心外膜电极导线,术后随访起搏感知参数正常。第1例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于术后3年断裂,第2例术后7个月死亡,改进肋间隙处电极导线固定方法后,第3、4例分别随访29和12个月,均未发生电极断裂的并发症。
齐书英王冬梅李洁王刚郭晓萍
关键词:起搏心外膜袖套导线保护
心力衰竭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长期死亡率及特点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心衰)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的长期死亡率及特点.方法 纳入2001年3月至2012年6月分别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3个医疗中心住院行CRT的心衰患者,观察其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原因(心原性和非心原性)及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采用log-rank对生存曲线分布是否相同进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对CRT术后死亡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心衰患者200例,其中男1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0.57&#177;11.75)岁,随访0.5~12年.总死亡率为25.50% (51/200),其中心原性死亡36例(70.59%),非心原性死亡13例(25.49%),不明原因死亡2例(3.92%).心原性死亡比例明显高于非心原性死亡(x2=53.12,P<0.01).CRT术前,心原性死亡患者以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为主,占77.78%(28/36),非心原性死亡患者以缺血性心肌病(ICM)为主,占84.62%(11/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原性死亡患者年龄较非心原性死亡患者轻(P<0.01).与非心原性死亡患者比较,心原性死亡患者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大(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P<0.05),肺动脉收缩压较高(P<0.05).ICM患者死亡20例,占33.90% (20/59),NICM患者死亡31例,占21.98%(31/141),前者死亡率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NICM死亡的患者以心原性死亡为主(28例),而ICM死亡的患者死因则较为分散.入选患者中行CRT-P(单纯CRT而无除颤功能)者152例,行CRT-D(CRT+除颤功能)者48例,二者性别、年龄、病史、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植入CRT-D的48例患者中死亡11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1.57%,植入CRT-P的152例患者中死亡40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8.43�
齐书英王冬梅于海波丁超田福利汝磊生李洁张宾韩雅玲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