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207)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曾焱华游晓星余敏君李冉辉陈列松更多>>
-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诱导人单核细胞分泌MMP-9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MALP-2)对人单核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别采用0、0.1、1.0和5.0μg/mL MALP-2刺激THP-1细胞12-18 h,采用实施定量PCR检测MMP-9 m RNA的表达,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检测MMP-9的酶活性变化,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MMP-9的含量。结果 THP-1细胞未刺激时,MMP-9的m RNA表达量、酶活性以及分泌水平极低。当给予0.1-5.0μg/mL MALP-2作用18 h后,MMP-9的分泌水平显著增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酶活性也明显增强。此外,5.0μg/mL MALP-2刺激THP-1细胞6 h后即可诱导MMP-9 m RNA表达,16 h后达到峰值。结论 MALP-2可诱导人单核细胞表达MMP-9,这可能是支原体感染早期重要的致病因素。
- 李媛媛余敏君游晓星李冉辉陈列松朱翠明文道林曾焱华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单核细胞
- 生殖支原体MgPa经CypA-CD147-ERK诱导人尿道上皮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
- 研究背景: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 Mg)是由Tully等[1]于1981年分离到的一种支原体。它是一类缺乏细胞壁但能够自我复制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Mg经由其膜蛋白结合在宿主细胞...
- 李玲玲
- 关键词:促炎症因子
- 芹菜素激活c-Src/NADPH氧化酶/ROS通路诱导HO-1表达从而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用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处理后,加入LPS刺激0~16 h。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以及c-Src和NADPH氧化酶p47phox亚基的磷酸化;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ELISA检测TNF-α和IL-6的产生。结果芹菜素作用RAW 264.7细胞30 min即可诱导c-Src和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磷酸化。采用50μmol/L c-Src抑制剂PP1预处理细胞后,p47phox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芹菜素能上调RAW264.7细胞内ROS的含量,而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可抑制其产生。芹菜素也能诱导RAW264.7细胞表达HO-1,而采用PP1、DPI或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细胞后,HO-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此外,芹菜素处理能下调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和IL-6,而采用siRNA沉默HO-1表达后,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芹菜素对细胞因子的抑制效应。结论芹菜素可能通过激活c-Src/NADPH氧化酶/ROS通路诱导HO-1表达,从而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
- 曾赛丽吴广谢莉张秀峰谭小武何振华游晓星赵兰华曾焱华
- 关键词:芹菜素血红素氧合酶-1小鼠巨噬细胞
-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噬菌体是能特异性地感染细菌的一类病毒,其基因数目少,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在分子水平上操控其基因。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肽或蛋白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并呈现在噬菌体衣壳表面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噬菌体展示技术具有通量高、成本低、操作简单、耗时短等优点。本综述主要聚焦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抗原筛选、抗体制备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 邓湘赢曾焱华
- 关键词:噬菌体噬菌体展示技术病原微生物
- 生殖支原体MG 427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2015年
- 目的构建生殖支原体MG 42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生殖支原体标准株G 37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mg 427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GEX-6 p-1。定点诱导该基因中第289-291位核苷酸TGA密码子突变成TGG,构建p GEX-6 p-1/MG 427的原核表达载体。结果成功扩增出大约426 bp的基因片段,定点诱导突变后,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mg 427中的TGA被成功突变为TGG,与目的基因相符。结论成功构建生殖支原体渗透压诱导蛋白MG 427原核表达载体p GEX-6 p-1/MG 427。
- 周俊陈列松游晓星曾焱华吴移谋
-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原核表达载体
- 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膜表面含有丰富的脂质相关膜蛋白(Lipid-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s,LAMPs),LAMPs在支原体对宿主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支原体LAMPs致病机制可为开发针对性疫苗和有效药物提供依据。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支原体LAMPs的结构特点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王素果曾焱华
- 关键词: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致病机制
- 生殖支原体MgPa经CypA-CaN-NFAT途径抑制T细胞活化
- 研究背景: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是一种缺乏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导致多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 genitalium pr...
- 罗丹
-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T细胞活化
- 文献传递
- 支原体脂肽经EGFR/MMP-9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分泌MUC5AC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MALP-2)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粘蛋白MUC5AC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NCI-H292,分别采用0、0.1、1.0和5.0μg/m L MALP-2刺激NCI-H292细胞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MUC5A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水平。同时采用EGFR抑制剂AG-1478或MMP-9抑制剂(MMP-9 Inhibitor I)处理细胞,观察其对MUC5AC分泌的影响。结果 NCI-H 292细胞未刺激时,MUC 5 AC以及MMP-9分泌水平极低。当给予0.1~5μg/m L MALP-2作用18 h后,MUC 5 AC的分泌水平显著增高。此外,5μg/m L MALP-2作用NCI-H 292细胞1 h后可诱导EGFR磷酸化。采用AG-1478预处理细胞1 h后,MMP-9及MUC 5 AC分泌水平明显减少,同时,采用10 nmol/L MMP-9抑制剂处理后也能下调MUC 5 AC水平。结论支原体MALP-2经EGFR/MMP-9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分泌MUC5AC。
- 文道林余敏君游晓星李冉辉陈列松朱翠明李媛媛曾焱华
- 关键词:MUC
-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被引量:2
- 2019年
- 从利用基于分离的泛素介导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人尿道上皮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生殖支原体(Mg)黏附蛋白(MgPa)的互作蛋白。以pET30a-MgPa为模板,经PCR扩增MgPa基因,将其分别连接到pBT3STE和pBT3SUC载体以构建诱饵质粒pBT3STE-MgPa和pBT3SUC-MgPa;将诱饵质粒分别转化到酵母菌株NMY32内,检测其毒性和自激活活性;将人尿道上皮细胞cDNA文库质粒pPR3-N-207-Zeng转入到含pBT3SUC-MgPa诱饵质粒的酵母菌株中,筛选阳性克隆。检测阳性克隆LacZ报告基因的活性。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DNA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的诱饵质粒pBT3STE-MgPa和pBT3SUC-MgPa两者都没有自激活功能,且pBT3SUC-MgPa的活性强于pBT3STE-MgPa。用pBT3SUC-MgPa转化NMY32酵母作为受体酵母细胞。经DNA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到的28个阳性克隆归属于23个不同的蛋白。从利用分离的泛素介导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人尿道上皮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到23个与MgPa相互作用的蛋白,为阐明MgPa的功能及Mg可能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 王磊李冉辉李冉辉戴佩戴佩李玲玲罗丹
-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 从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的互作蛋白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从人尿道上皮细胞(SV-HUC-1)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的互作蛋白。方法:以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r Mg Pa)为靶分子,对人尿道上皮细胞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进行4轮生物淘选,采用T7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PCR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间接ELISA、斑点免疫印迹和Far-western blot检测阳性噬菌体与rMgPa的特异结合。结果:经过4轮生物淘选,噬菌体克隆富集明显;DNA测序后经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挑取的32个阳性克隆包括7种不同序列,其中以RPL35重复次数最多;间接ELISA、斑点免疫印迹和Far-western blot结果表明7个代表性噬菌体均能与rMgPa特异结合。结论:60S核糖体蛋白L35(RPL35)可能是MgPa的互作蛋白,为深入了解MgPa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生殖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戴佩邓湘赢余敏君李玲玲罗丹龙娴曾焱华
- 关键词:生殖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