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001010)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高隽汪智艳钱铭怡张黎黎张智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羞耻
  • 2篇自传体记忆
  • 2篇自我
  • 1篇大学生
  • 1篇羞耻感
  • 1篇依存
  • 1篇英文
  • 1篇中美大学生
  • 1篇自我建构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比较
  • 1篇文化差异
  • 1篇访谈
  • 1篇悲伤
  • 1篇场独立
  • 1篇场认知风格
  • 1篇场依存
  • 1篇耻感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美国迈阿密大...

作者

  • 3篇钱铭怡
  • 3篇汪智艳
  • 3篇高隽
  • 2篇张智丰
  • 2篇张黎黎
  • 1篇王觅
  • 1篇王爱民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美大学生羞耻体验的异同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检验东西方两种文化下羞耻感的异同之处,与理论相结合探索未来对羞耻感的跨文化研究方向。方法:以方便取样,选取在北京大学的美国访问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到第8名后不再有新的类别,随后配对选取8名北京大学学生进行相同访谈。将所得内容就羞耻体验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后果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结果:在羞耻感的引发因素上,中美大学生均报告了在学业成就、人际交往、群体、身体和重要他人5种羞耻情境中强度相似的羞耻感;自我、同辈、父母、老师或领导对大学生的期望都会引发羞耻感,群体的期望只引发中国大学生的羞耻感,而美国大学生未提及。羞耻体验过程中,中国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报告了更多身体反应(中国被试3类身体反应,21人次,而美国被试仅1类,5人次),并倾向于对羞耻体验做更多的认知加工(人次33:19)。在羞耻感的影响力上,两国大学生均报告羞耻感在导致回避行为等负性结果的同时,其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具有行为促进和约束的正性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羞耻感跨文化异同现象的理解,支持自我意识情绪产生模型和自我建构模型。
汪智艳张黎黎高隽钱铭怡
关键词:羞耻感访谈大学生自我建构
羞耻性自传体记忆:基于自我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基于Markus和Kitayama的自我文化理论,考察羞耻情绪在中美两国文化下的差异。69名中国大学生和65名美国大学生作为被试,每个被试被要求回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羞耻性事件。之后根据羞耻自传体记忆的特点及理论假设,制定了编码规则。根据编码规则,对每个记忆进行编码统计。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被试羞耻性自传体记忆的具体程度高于美国被试;2)中国被试的羞耻记忆出现更多人际关系的内容;3)中国被试更多报告羞耻事件发生在童年和青春期,更多涉及学校和老师的评价。
张智丰高隽钱铭怡王爱民张黎黎汪智艳
关键词:羞耻自传体记忆文化比较自我
不同场认知风格个体的羞耻与悲伤记忆差异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考察场依存、场独立个体在羞耻、悲伤记忆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考察被试的羞耻、悲伤记忆。结果:①在回忆字数、提及他人次数上,情绪与场认知风格出现交互作用。②场依存个体更多的提及情绪性行为、他人在场,但场独立个体更多的报告了他人评价,差异边缘显著。③悲伤回忆中提及情绪词次数显著多于羞耻回忆,且更多的报告事件发生时间。④被试在羞耻回忆中,提及他人多于提及自我,思维中自我少于其他描述中自我。⑤场依存被试悲伤回忆中提及他人次数多于提及自我次数,思维中自我均少于其他描述中自我。⑥悲伤回忆中提到情绪性行为次数、思维句数均多于羞耻回忆。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场独立、场依存者情绪记忆有差别的假设,并且有情绪特定的差异。
王觅高隽汪智艳张智丰钱铭怡
关键词:场依存场独立羞耻悲伤自传体记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