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25620) 作品数:11 被引量:163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杨旭 张寅平 王立鑫 莫金汉 徐秋健 更多>>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医药卫生 理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热催化蜂窝降解室内VOCs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使用热催化材料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方式。本文采用陶瓷蜂窝(负载含1%Pt的热催化剂)组成催化装置,研究了其在密闭环境舱中降解空气中甲醛和甲苯的特性。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热催化蜂窝装置对甲醛的降解效果显著,对甲苯无明显降解效果;在170℃条件下,装置对甲醛降解效果明显增强,对甲苯也表现一定降解效果。分析表明,提高温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催化反应速率的增强。 徐秋健 王者 莫金汉 张寅平关键词:热催化 降解 室内空气品质 用状态空间法模拟干建材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散发特性 应用状态空间法求解建材中挥发性有机物散发预测模型的控制方程。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解析解的计算结果简单,但同样能反映出建材的散发特性,而且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建材有机物散发预测案例。通过实验数据和解析解的计算结果验证... 严伟 张寅平 王新柯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室内空气质量 状态空间法 建筑材料 文献传递 General analytical mass transfer model for VOC emissions from multi-layer dry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internal chemical reactions 被引量:4 2011年 A general mass transfer based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analyz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emissions from dry multi-layer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two emission surfaces.This model adds to an earlier multi-layer model by considering 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the materials.Consequently,it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se chemical reactions on removing VOCs,and for characterizing secondary VOC emissions from the building material.The model was validated with literature data and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Some typical secondary emissions were analyzed using this model,and obviously differed from the primary emissions.The model is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analyzing and "designing" the VO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secondary emissions,of building materials. WANG XinKe ZHANG YinPing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质模型 排放废气 室内邻苯二甲酸酯(PAEs)暴露量分析 被引量:14 2010年 近期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可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疾病。目前,室内PAEs的污染问题还未被足够重视,关于室内PAEs暴露量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文献报道的国内外室内PAEs的浓度为依据,估算了我国室内PAEs的气相和颗粒相浓度,并与发达国家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不同人群的PAEs暴露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室内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浓度(气相、颗粒相和降尘)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儿童PAEs的总暴露量明显高于成人,其中30%家庭的2~3岁儿童的DEHP暴露量超过美国环保局限定剂量。由此可以认为,我国室内PAEs的污染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发达国家严重,应引起人们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王立鑫 赵彬 刘聪 林辉 张寅平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 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DEHP环境污染水平、人体负荷及生物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为了初步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1)phthalate,DEHP)的环境污染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常用塑料容器浸提液中DEHP的含量,部分样品中检测出DEHP。方法为了初步调查DE-HP在人体中的负荷水平,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中学生尿液中DEHP主要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MEHP)的含量,其检出率达到60%。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DEHP的生物毒性作用,以大鼠肝脏、肾脏细胞作为受试对象,以0、5、20、80μmol.L-1的DEHP溶液对其体外染毒1h,用丙二醛(malondia ldehyde,MDA)含量和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的变化为测试指标。结论结果表明,随着DEHP浓度的升高,大鼠肝脏、肾脏细胞的MDA含量和DPC系数均上升,说明DEHP能够通过氧化损伤途径对大鼠肝脏、肾脏细胞造成损伤。 谢沁珊 王杉杉 蔡凤云 艾燕 杨旭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肝脏细胞 肾脏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 液态或气态甲醛诱导大鼠骨髓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形成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009年 甲醛是一种遗传毒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甲醛可能具有诱导白血病的作用,然而甲醛诱导白血病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以不同浓度液态和气态甲醛对大鼠骨髓细胞进行染毒,采用KCl-SDS 法检测了骨髓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程度,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检测了骨髓细胞 DNA 链断裂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甲醛(液态甲醛浓度为:5μmol·L-1和25μmol·L-1;气态甲醛浓度为:0.5mg·m-3 和 1.0mg·m-3)可以引起 DNA断裂水平显著增高 (p<0.01);而高浓度甲醛 (液态甲醛浓度为:125μmol·L-1 和 625μmol·L-1;气态甲醛浓度为:3.0mg·m-3)则可以引起 DNA-蛋白质交联水平显著增高(p<0.01; p<0.05). 研究结果提示:甲醛染毒可以导致大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暗示甲醛诱导白血病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王昆 周砚青 吴凯 丁书茂 杨旭关键词:遗传毒性 骨髓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 单细胞凝胶电泳 邻苯二甲酸酯毒性及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2010年 该文对邻苯二甲酸酯毒性及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重点介绍的内容包括动物毒理学研究、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人体对邻苯二甲酸酯的暴露、现行的邻苯二甲酸酯的安全标准以及作者对进一步研究的若干思考。 王立鑫 杨旭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 毒理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安全标准 建材散发VOC测试准确性评价方法及标准散发样品 被引量:1 2013年 环境舱系统被广泛用于测试建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散发速率及散发关键参数,然而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亟待检验。介绍了评价环境舱系统测试建材VOC散发准确性的方法,综述了适用于环境舱系统的VOC标准散发样品——直接蒸发式、PMP膜式和液-膜式标准散发样品。 蔚文娟 李睦 张寅平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甲醛 BDE-209和PCB153在致大鼠肝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上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 2011年 多溴联苯醚(PBDEs)和多氯联苯(PCBs)都是为人熟知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同为室内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由于二者结构类似,通常认为PBDEs具有和PCBs相似的毒性。染毒剂BDE-209和PCB153分别是PBDEs和PCB家族的主要同系物,并且同时存在于环境和人体组织中。实验以DNA蛋白质交联(DPC)为生物标志物研究BDE-209和PCB153单独及联合染毒的遗传毒性。对大鼠肝细胞在37℃下染毒1h。浓度设置如下:BDE-209(0、1、6.5、12μg.mL-1);PCB153(0、1、6.5、12μg.mL-1);BDE-209(3.25μg.mL-1)+PCB153(3.25μg.mL-1)。实验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相比,测得DPC水平随BDE-209(或PCB153)浓度增大而显著增高(p<0.01);PCB153比BDE-209引起更高水平的DPC(p<0.05或p<0.01);联合染毒组的DPC水平显著低于PCB153组(p<0.01),但稍高于BDE-209组(p>0.05)。从以上结果可知,BDE-209和PCB153之间存在拮抗作用;BDE-209和PCB153具有遗传毒性,并且就致DPC作用而言,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 李子文 李师登 张凤娇 刘丹丹 杨旭关键词:BDE-209 DPC 大鼠肝细胞 拮抗作用 吸附材料净化室内VOC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多孔吸附材料可以吸着室内空气中的低浓度有害气体,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介绍了一种评价吸附材料吸附低浓度VOC性能的模型及其关键参数的测试方法。通过快速穿透实验法获得吸附等效分配系数和扩散系数等材料关键参数,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以硅胶、活性氧化铝和13X沸石三种吸附材料为例,测定了它们对低浓度(室内浓度量级)苯、甲苯和甲醛的吸附性能参数。 徐秋健 李欣笑 莫金汉 张寅平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