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Z004)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张义军郑栋吕伟涛王艳章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气象局岐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闪电
  • 2篇人工触发闪电
  • 2篇触发
  • 1篇登陆台风
  • 1篇阵列
  • 1篇闪电活动
  • 1篇台风
  • 1篇特征参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物量
  • 1篇麦克风
  • 1篇麦克风阵列
  • 1篇雷电
  • 1篇雷声
  • 1篇降水
  • 1篇降水特征
  • 1篇TRMM卫星
  • 1篇M

机构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岐阜大学
  • 1篇海南省防雷中...
  • 1篇广东省防雷中...

作者

  • 3篇张义军
  • 2篇郑栋
  • 2篇吕伟涛
  • 1篇鞠晓雨
  • 1篇高燚
  • 1篇周方聪
  • 1篇陈聪
  • 1篇王道洪
  • 1篇张阳
  • 1篇陈绍东
  • 1篇王艳
  • 1篇孟青
  • 1篇郭凤霞
  • 1篇章涵

传媒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0—2007年登陆台风中闪电活动与降水特征被引量:18
2011年
利用TRMM卫星LIS,PR和TMI资料,对2000—2007年41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中闪电活动和降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的闪电活动整体较弱,相对而言,外雨带中的闪电活动最强,其次是眼壁,内雨带最弱,而眼壁的闪电密度最大。闪电活动沿台风径向有两个明显的高值区,主峰出现在距台风眼375 km的外雨带,次峰出现在距台风眼55 km的眼壁和内雨带相交的边界附近。台风中对流云降水面积远小于层云降水面积,其中外雨带中的对流云降水面积最大,其次是眼壁,内雨带最小;但对流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与层云相当。眼壁和内雨带中的对流云和层云的降水回波平均高度都小于外雨带。分析表明:TMI观测到的85.5 GHz极化修正亮温(T_(PC85.5))越低,闪电发生概率越大,外雨带具有最低的T_(PC85.5)。有、无闪电发生区域的平均6 km高度雷达反射率因子和T_(PC85.5)差异明显。台风区域内,闪电活动位置对应的平均6 km雷达回波强度普遍大于20 dBZ,而无闪电发生位置普遍低于30 dBZ。
王艳郑栋张义军
关键词:台风TRMM卫星闪电降水
估算闪电产生氮氧化物量的研究回顾与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在对流层内,闪电产生的氮氧化物(LNOX)是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区域内,由于NOX生命史较长,且控制着对流层臭氧(O3)和氢氧根(OH)的含量,影响着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针对LNOX量的估算这一大气化学及雷电物理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介绍了NOX的主要来源、LNOX的产生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详细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估算LNOX量的主要方法和估算结果。综述结果表明,目前估算LNOX量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观测、实验室模拟、理论模式计算和卫星数据反演,主要通过观测或假设得到单位能量产生的NOX量,或单位通道长度产生的NOX量,同时通过观测或假设得到一次放电通道产生的总能量或一次放电的总通道长度,进而外推或数值模拟某一局地区域或全球的LNOX。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雷暴、甚至不同的闪电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导致不同的研究者估算LNOX时采用的参数值不同,进而使得LNOX估算量的结果差异较大,不确定性增大。近30年LNOX较为精确的产量计算结果平均值为5.2(2.8~9.1)Tg/a。最后提出,今后需继续对比分析利用先进的观测手段得到NOX和闪电的野外观测和卫星观测数据,进一步认识LNOX的产生机制,得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强度的雷暴和不同的闪电个体估算NOX的参数取值,进一步减小估算LNOX时所用到的各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气化学数值模式模拟局地或全球LNOX的产生和演变及其对其他空气成分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认识LNOX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郭凤霞鞠晓雨陈聪
关键词:闪电气候变化
人工触发闪电连续电流过程与M分量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对2008年和2011年夏季人工触发闪电回击之后的14个连续电流过程和43个M分量的通道底部电流、电场变化和通道亮度进行了同步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M分量的电流、快慢电场变化和亮度变化波形均近似对称;触发闪电连续电流过程的持续时间、转移电荷量、电流平均值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2 ms,6.0 C和273 A;M分量的幅度、转移电荷量、半峰值宽度、上升时间、持续时间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409 A,205 mC,520μs,305μs和1.6 ms;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与M分量的个数、相邻M分量之间的时间间隔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周方聪张义军吕伟涛高燚郑栋张阳陈绍东
关键词:人工触发闪电特征参数
基于雷声到达时间差的单站闪电通道三维定位系统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麦克风阵列采集雷声信号,设计了一套由麦克风阵列和便携式数据采集存储设备组成的单站闪电通道三维定位系统,采用CCF相关函数法计算了雷声脉冲信号到达不同麦克风的时间差,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声源的方向角和仰角信息,并结合声源与麦克风阵列的距离定位声源的三维位置。对一次包括8次回击的人工触发闪电过程进行了观测,得到多个声源点的三维定位信息。系统的定位结果与高速摄像的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定位方法合理、可行,为进一步研发便携式闪电通道三维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
章涵王道洪吕伟涛孟青张义军
关键词:雷电雷声人工触发闪电麦克风阵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