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76)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范洪远郭智兴吴悦梅熊计成靖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成都工具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金属
  • 2篇金属陶瓷
  • 2篇基金属
  • 2篇基金属陶瓷
  • 1篇氮化
  • 1篇氮化钛
  • 1篇氮化钛薄膜
  • 1篇刀具
  • 1篇压比
  • 1篇织构
  • 1篇陶瓷
  • 1篇切削刀
  • 1篇切削刀具
  • 1篇溅射
  • 1篇薄膜生长
  • 1篇TI(C,N...
  • 1篇WC
  • 1篇
  • 1篇MO
  • 1篇磁控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工具研究...

作者

  • 2篇范洪远
  • 2篇熊计
  • 2篇吴悦梅
  • 2篇郭智兴
  • 1篇熊素建
  • 1篇陈云
  • 1篇陈建中
  • 1篇田颖萍
  • 1篇成靖文

传媒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硬质合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WC和Mo_2C添加对Ti(C,N)基金属陶瓷切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传统的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广泛采用Mo2C来改善粘结相对硬质相的润湿性,近年来Mo的价格不断上涨,寻找低成本金属代替Mo已成为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趋势。为了探讨WC代替Mo2C添加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研究了WC和Mo2C添加对Ti(C,N)基金属陶瓷切削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刀具的磨损形貌,通过能谱分析(EDS)分析磨损表面的元素分布,并对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WC的金属陶瓷的切削长度和添加Mo2C的相当,将原始WC粉末粒度细化后,不仅切削长度显著增加,切屑也由带状缠乱型变为螺旋型,并且大大减少积屑瘤的形成,有利于切削的进行。切削磨损机理主要为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伴有轻微的磨粒磨损。
吴悦梅熊计陈云郭智兴范洪远
关键词:TI(C,N)基金属陶瓷WC切削刀具
纳米Ti(C,N)基金属陶瓷制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概述了纳米Ti(C,N)基金属陶瓷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纳米陶瓷粉末的团聚与分散、纳米陶瓷粉末的氧含量对性能的影响以及纳米金属陶瓷的烧结技术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分别介绍了真空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热压烧结以及微波烧结在制备纳米Ti(C,N)基金属陶瓷时的优势,及各自存在的问题,为开发新的适于纳米Ti(C,N)基金属陶瓷的烧结方法及烧结工艺提供了参考。
熊素建熊计郭智兴陈建中吴悦梅
氮氩流量比对磁控溅射TiN薄膜生长织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通过控制氮氩流量比,在Si(111)衬底上沉积了TiN薄膜,并用织构系数来量化TiN薄膜的生长取向。对TiN薄膜的织构、物相组成、形貌进行表征,分析了溅射沉积过程中氮氩流量比对TiN薄膜生长织构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不同织构薄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结果表明:氮氩流量比低于1∶30时,薄膜的织构由(200)转变为(111),同时还出现了TiN0.61相;(111)织构的薄膜表面均匀,致密性好,粗糙度小,以氮氩流量比为1∶60时所得织构系数为1.63的(111)薄膜最好。
田颖萍范洪远成靖文
关键词:氮化钛薄膜织构磁控溅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