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122011)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玉柱杨丽张俊环孙浩元姜凤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杨酸
  • 1篇多酚
  • 1篇杏果
  • 1篇杏果实
  • 1篇杏花
  • 1篇杏花器官
  • 1篇氧化酶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转录因子表达
  • 1篇外源
  • 1篇外源水杨酸
  • 1篇温下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酶
  • 1篇类黄酮
  • 1篇花器
  • 1篇花器官
  • 1篇花色
  • 1篇花色苷

机构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3篇孙浩元
  • 3篇张俊环
  • 3篇杨丽
  • 3篇王玉柱
  • 2篇姜凤超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进程中多酚与类黄酮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2
2012年
以成熟期和果实呈色不同的2个杏品种"青密沙"杏和"骆驼黄"杏为试材,采用常规方法对果实与果皮中的总酚、总类黄酮与花色苷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以期揭示杏果实发育进程中多酚与类黄酮类物质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杏果皮和果肉中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均是在果实发育前期即果实第1迅速生长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果实发育进入硬核期以后,这2种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即开始逐渐降低,至商熟期又有所升高。花色苷含量则是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骆驼黄"杏果肉和果皮中的总酚与总类黄酮均明显高于相应的"青密沙"杏。在果实发育的任何阶段,无论是总酚、总类黄酮还是花色苷,2个杏品种果皮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果肉。由此可见,杏果实中的多酚与类黄酮类物质含量与品种、发育时期和组织部位有明显的相关性。
张俊环杨丽孙浩元王玉柱
关键词:多酚类黄酮花色苷
外源SA对低温下杏花器官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外施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杏花在低温胁迫处理后花瓣、花粉、柱头和胚珠珠心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喷水对照经–2℃低温处理4 h后,花瓣细胞结构受到了严重破坏,发生了质壁分离,线粒体内嵴结构被破坏;花粉壁外壁结构破坏明显;柱头细胞和胚珠珠心细胞的线粒体内嵴发生囊泡化甚至解体呈空洞状,细胞核双层核膜发生溶解或部分消失。而外施100μmol·L-1 SA的杏花花瓣、花粉、柱头和珠心细胞在–2℃低温处理4 h后,依然保持与正常细胞相似的细胞器结构。这说明SA预处理可增强在低温下细胞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杏花的低温适应性,从细胞学角度证实了外施适宜浓度的SA可增强杏花的抗寒性。
张俊环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姜凤超
关键词:花器官水杨酸超微结构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下杏花抗氧化酶和CBF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为探讨水杨酸(SA)对杏花抗寒性的影响机制,以早熟品种‘骆驼黄’杏的显蕾期花枝为试材,分析–2℃的低温下适宜浓度SA及其抑制剂ABT和PAC对杏花MDA、抗氧化酶和CBF转录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2℃低温条件下,对照和2个SA抑制剂处理的杏花细胞膜系统均受到严重伤害,CAT、POD和SOD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A预处理的杏花在低温胁迫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增强,MDA含量比对照和抑制剂处理的有明显降低且相对稳定。通过荧光定量检测CBF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表明SA能诱导杏花CBF基因的表达,尤其在低温处理3 h时,SA预处理的杏花中CB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和SA抑制剂处理。由此认为,适宜浓度的外源SA可能是通过调控低温下杏花中CBF转录因子的表达、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低温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杏花的抗寒性。
张俊环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姜凤超
关键词:杏花抗氧化酶CBF水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