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2013-4-01)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钟海雁周波康晶晶梁永铭陈志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煎炸过程中甜杏仁油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 2013年
- 将HS-SPME/GC分析技术与传统分析技术相结合,来探讨杏仁油在连续8次煎炸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煎炸次数的增加,杏仁油被氧化的程度逐渐加强,除了油脂的Euv232和Euv268呈现递增(分别提高25.5倍和17.9倍)之外,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成分的数目和含量都并未呈现单一的变化趋势。
- 周波康晶晶钟海雁
- 关键词:HS-SPME煎炸杏仁油挥发性成分
- 制取工艺对杏仁油中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以收集的新疆11种新鲜杏仁为材料,分别采用冷榨和热榨工艺制取杏仁油,并对其总酚含量(FC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进行测定,探讨杏仁油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杏仁油总酚含量、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均有所不同,总酚含量和DPPH清除率最高的都是冷榨的树上杏干杏仁油,分别为1.151 mg/m L和94.91%,而还原能力最强的是热榨的龙王帽杏仁油,吸光值为0.119。DPP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与总酚含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多酚物质是杏仁油中比较重要的抗氧化剂,但并非唯一的一种。
- 王艳周波钟海雁
- 关键词:杏仁油抗氧化活性总酚含量
- 制油及精炼工艺对茶油中苯并(α)芘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基于HPLC建立茶油中苯并(α)芘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冷榨、热榨、浸出、水代法、亚临界萃取茶油和经水洗、脱色、脱臭、冬化精炼工艺处理的浸出茶油中苯并(α)芘的含量。结果表明,浸出茶油中苯并(α)芘最高可达60μg/kg,其次是热榨茶油为25μg/kg,而在冷榨、水代法和亚临界萃取茶油中未发现苯并(α)芘;浸出茶油中的苯并(α)芘经水洗、脱色和脱臭工艺后可全部去除。研究结果显示:蒸炒、焙烤步骤是茶油中苯并(α)芘的主要形成因素,溶剂浸提能促进苯并(α)芘从粕向茶油中迁移,水洗、脱色、脱臭工艺对去除茶油中苯并(α)芘有显著的效果。
- 金超彭昕侍银宝朱勇钟海雁
- 关键词:制油精炼茶油高效液相色谱法
- 营养风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为了考察焙烤对压榨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对茶籽进行不同焙烤温度及时间的预处理,然后进行螺旋压榨,测定其出油率,以及茶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香气成分等。结果发现:当焙烤烤温度达到155℃,时间15 min时,压榨茶籽毛油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含量相对较高;焙烤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有一定的影响,而焙烤温度是影响压榨茶油的风味物质种类和浓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油茶籽油不经精炼,除280℃加热试验只能达到国家二级压榨油的要求外,其他指标都达到GB 11765—2003规定的一级压榨油的要求。试验结果为减少下一步精炼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 陈志香周波梁永铭钟海雁
- 关键词:油茶籽油焙烤压榨挥发性风味
- 采用Rancimat法评价茶油多酚对茶油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采用Rancimat比较不同添加状态下茶油多酚标品没食子酸、槲皮素、儿茶素以及油茶副产物叶子、种子、茶油提取物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在茶油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和复配抗氧化剂,分别测定其诱导时间并考察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油茶副产物提取物和多酚标品都有较好抗氧化效果,添加标品时固体状比液体状试验重复率高,浓度为150 mg/kg时,单一抗氧化剂抗氧化性能依次为没食子酸、叶子提取物、槲皮素、种子提取物、茶油提取物、儿茶素;当多酚进行两两复配时,150 mg/kg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复配物的抗氧化性能最高,三三复配时,100 mg/kg没食子酸、儿茶素和槲皮素混合物效果最好。
- 梁永铭周波王进英钟海雁
- 关键词:多酚油茶提取物茶油
- 甜杏仁油挥发物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 2013年
- 为了获得杏仁油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萃取条件,以峰总面积和峰个数为评价指标,分别从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析时间等4个方面,研究了DVB/CAR/PDMS纤维头的固相微萃取条件对甜杏仁油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量为1 g,萃取吸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和50 min,进样口解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60℃和1 min时,提取的挥发物数量较多,能较好表现出杏仁油的挥发性成分组分。
- 康晶晶周波钟海雁
- 关键词:甜杏仁油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
- 三种贮藏温度下热榨甜杏仁油理化指标及其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将HS-SPME/GC分析技术与传统分析技术相结合,对热榨杏仁油在37、25和10℃条件等贮藏中的酸价、过氧化值、Euv232和Euv268等理化指标和油脂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7℃条件下贮藏的油脂指标波动很明显(酸价、过氧化值、Euv232和Euv268分别上升了409%、242%、27%和49%),10℃条件下的指标变化最平缓(酸价、过氧化值、Euv232和Euv268分别上升了255%、66%、36%和64%)。
- 康晶晶周波钟海雁
- 关键词:贮藏品质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