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2010C119)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吴剑李亚雄蒲磊张丽魏立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技术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10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共选择104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1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25例、二尖瓣修复8例、二尖瓣置换44例、主动脉瓣置换1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2例.房间隔缺损及二尖瓣病变采用右胸小切口、外周体外循环、胸腔镜辅助完成心内操作;主动脉瓣置换8例采用右胸骨旁小切口和3例采用胸骨上段小切口中心体外循环完成.除3例胸骨上段小切口用传统方式建立体外循环外,其余101例均采用外周体外循环,经股动脉及股静脉插管建立CPB,25例采用颈内静脉插管.CPB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应用VAVD(负压控制在(-30^-60 mm H),连续血气监测及超滤.Chitwoodg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阻断循环,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肌停跳保护液.心内操作使用微创器械完成与常规手术相同的步骤.结果 104例患者CPB时间46~209(118.1±25.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9~145(55.7±22.8)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17(11.1±4.3)h,术后24 h引流量50~680(232.6±194.5)m L.术后ICU时间3~56(12.3±8.33)h,术后住院时间4~16(12.1±4.5)d.术后早期心胸比率,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功能Ⅰ级49例,Ⅱ级53例,Ⅲ级2例,明显好于术前.1例髂静脉损伤予修补,2例胸膜严重粘连无法分离转正中开胸,1例再次开胸止血,全组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死亡.随访1~23月,随访率98%(102/104),无远期死亡,症状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生活满意度高.结论微创技术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和不影响美观等特点,在特定的病例中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李鹏李亚雄
- 关键词: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
- 142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42例患者行CABG的临床资料,男92例,女50例,年龄24-78岁,平均(59.5±5.8)岁.手术方法采用左侧胸廓内动脉-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动脉使用大隐静脉吻合,同期处理瓣膜变及室壁瘤,平均搭桥3.89支/人.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1.41%.术后总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低心排、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脑梗/脑出血、再次开胸止血、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1.2%,住院人均总费用(6.89±2.34)万元,术后随访时间(8.9±2.1)月,随访率达96%,术后患者均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舒张末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应用多支桥血管移植的方法,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患者心功能改善,住院费用下降.
- 吴剑李亚雄何帆张丽魏立蒲磊
- 关键词:冠心病旁路移植术死亡率
- 冠心病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总结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冠心病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4例病例资料,均行IABP辅助,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室间隔穿孔修补及室壁瘤切除、线性修补术.结果 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前提高,左室舒张末容积(LVDD)较前缩小,术前NYHA心功能Ⅲ~Ⅳ级,术后NYHA心功能Ⅰ~Ⅱ级,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冠心病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吴剑李亚雄蒋立虹杨应南张丽蒲磊
- 关键词:急性心梗室间隔穿孔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