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计划项目(200910814044)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慕青松花拓马崇武马君伟牛银菊更多>>
- 相关机构:东莞理工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颗粒阻尼器最优填充率的实验研究
- 颗粒阻尼器是一种低成本、抗老化、耐高温和耐低温的新型减振器,已逐渐成为结构减振设计的重要措施。以钢珠颗粒阻尼器为例,利用自行设计的可模拟建筑结构的实验模型,详细分析了颗粒阻尼器对钢柱件固有频率和对钢柱件1阶固有频率处能量...
- 周天平马崇武慕青松
- 关键词:结构减振固有频率功率谱密度
- 文献传递
- Granular分析与决策规则算法
- 2012年
- 基于论域划分的粒度模型,提出了粒度间的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以及粒度的"和"运算与"乘积"运算;运用粒度与二进制数串一一对应的基本思想,实现了上述序关系和运算的"可计算性",以此为工具讨论了决策规则的提取问题。
- 牛银菊
- 关键词:粒度
- 碎石桩传力特性的实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二维实验设备,通过杠杆砝码加压与测力环直接测量桩底压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长度碎石桩的传力方式和破坏模式.实验发现,直径和填料一定的碎石桩存在一个临界桩长(临界长径比),当桩长跨越临界值时,碎石桩内部以及与桩周土之间的传力方式要发生改变.桩长小于临界值时,随着桩顶荷载增加,桩底的承载贡献率增大,而桩周土的承载贡献率减小.与之相反,桩长大于临界值时,随着桩顶荷载增加,桩底的承载贡献率减小,而桩周土的承载贡献率增大.实验还发现短桩和长桩的不同传力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破坏模式.随着桩顶荷载增加,短桩将发生桩底刺入破坏,而长桩将发生顶端鼓胀剪切破坏.借鉴Janssen的"粮仓效应"经典理论,建立了二维碎石桩的传力模型.该模型对长桩定性符合良好,但对短桩不适合.
- 慕青松马崇武马君伟花拓
- 关键词:碎石桩临界桩长桩周土破坏模式
- 颗粒阻尼器对高层建筑减振的机理研究
- 颗粒阻尼器用于高层建筑顶端减振,将对地震高发地区和沿海风灾频发地区的高层建筑的防振减灾工作带来裨益,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调研颗粒阻尼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颗粒阻尼器减振机制研究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 周天平马崇武慕青松
- 关键词:减振阻尼高层建筑填充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