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521)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官成朱建高何小鹃李跃辉周国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体外致敏的鼻咽癌患者B细胞构建噬菌体抗独特型抗体库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构建噬菌体人源抗独特型抗体库。方法 :体外致敏并用EBV转化鼻咽癌患者的PBMC。用PCR分别扩增VH 和VL 基因并组成ScFv基因。将ScFv基因与载体连接后 ,转化大肠杆菌MC10 6 1,构建噬菌体呈现型ScFv库。结果 :经EBV转化的 10例鼻咽癌患者的PBMC中 ,8例有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产生。经多次PCR ,扩增出 5种VH(γ、μ)和 7种VL(κ、λ)基因 ,经连接组成 14种ScFv基因。将ScFv基因与载体连接后 ,导入大肠杆菌MC10 6 1。经四环素抗性筛选 ,得到库容为 1.1× 10 7的初级噬菌体抗独特型抗体库 ,噬菌体DNA中全长ScFv基因的插入率为 70 %。结论 :用体外致敏法结合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制备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Ab2 βScFv)
- 何小鹃李官成朱建高李跃辉
- 关键词:鼻咽癌噬菌体呈现技术抗独特型抗体
- 抗独特型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被引量:3
- 2006年
- 恶性肿瘤的治疗已有很多进展,但微小残留病灶仍难以被现行的化疗、放疗、手术等方案彻底清除。如果应用肿瘤免疫治疗激发机体免疫监视系统,消灭残存肿瘤细胞,有可能彻底治愈肿瘤。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其中抗独特型抗体由于能模拟肿瘤抗原打破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 汪静李官成
- 关键词:抗独特型抗体主动免疫治疗疫苗
- 鼻咽癌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的制备及筛选被引量:18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抗独特型抗体作为肿瘤抗原替代物可用于肿瘤治疗,这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但由于目前所使用的抗独特型抗体多为鼠源性,用于人体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从而影响疗效。本实验拟构建噬菌体人源抗独特型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出能模拟鼻咽癌相关抗原的β型抗独特型单链抗体scFv(Ab2βscFv),以解决鼠源性抗独特型抗体用于临床所产生的人抗鼠抗体反应。方法:体外致敏并用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转化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用RT-PCR分别扩增VH和VL基因并连接成scFv基因,将scFv基因与载体fUSE5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MC1061,构建噬菌体呈现型scFv库。在用单抗FC2对文库进行4轮筛选后,用SandwichELISA和结合抑制法从中筛选出β型Ab2scFv。结果:用单抗FC2体外致敏并经EBV转化的10例鼻咽癌患者的PBMC中,8例有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产生。经PCR分别扩增出5种VH(γ、μ)和7种VL(κ、λ)基因,经连接组成14种scFv基因。在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大肠杆菌MC1061,得到库容为1.5×108的初级噬菌体抗独特型抗体库。经富集筛选后,从中随机挑取270个克隆进行ELISA筛选,得到91个Ab2scFv单克隆,阳性率为33.7%。再用结合抑制法从中初步筛选出5个可能为β型的Ab2scFv。
- 何小鹃李官成朱建高李跃辉周国华
- 关键词:鼻咽癌噬菌体呈现技术EB病毒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