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4-04)

作品数:5 被引量:219H指数:4
相关作者:曲永强王海龙潘建国翟明国孟庆任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地块北缘
  • 3篇华北地块
  • 3篇华北地块北缘
  • 3篇北缘
  • 2篇元古界
  • 2篇中元古界
  • 2篇陆块
  • 2篇华北陆块
  • 2篇不整合
  • 2篇不整合面
  • 2篇超大陆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新元古代
  • 1篇岩浆
  • 1篇岩浆作用
  • 1篇岩浆作用与成...
  • 1篇油藏
  • 1篇元古代
  • 1篇三叠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甘肃省地矿局...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作者

  • 5篇曲永强
  • 3篇翟明国
  • 3篇王海龙
  • 2篇马收先
  • 2篇潘建国
  • 2篇孟庆任
  • 1篇李林
  • 1篇张虎权
  • 1篇张晓晖
  • 1篇武国利
  • 1篇梁利东
  • 1篇潘中奎

传媒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华北地块北缘中元古界几个重要不整合面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华北地块北缘中元古代沉积层序中出现多个沉积间断和不整合面。此次研究对其中5个不整合面进行了野外考察,分析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认为它们与不同的地质过程有关。大红峪组底部不整合面是早期裂谷盆地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的记录...
曲永强孟庆任马收先李林武国利
关键词:华北地块北缘中元古界不整合面超大陆
文献传递
华北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沉积构造演化被引量:34
2013年
根据文献资料及对研究区8条实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olumbia超级大陆的裂解导致华北陆块北缘大陆裂谷盆地的形成。随着大陆进一步伸展和洋壳的形成,华北地块北缘逐渐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在1400Ma左右,即铁岭组沉积后,华北地块北缘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早期洋壳向华北地块低角度的俯冲造成弧后地区发生挤压(芹峪上升),导致铁岭组抬升和剥蚀,而后期洋壳高角度的俯冲又造成弧后区域发生强烈的伸展和断陷,沉积了下马岭组,并伴随辉绿岩的侵入。华北地块与相邻地体之间的碰撞导致下马岭组的抬升(或蔚县抬升)以及碰撞花岗岩的形成,挤压构造发生的时间对应于Rodinia超级大陆的形成期。新元古代沉积是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结果。龙山组石英砂岩和海绿石砂岩是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后的最早期沉积,记录了海侵初期的超覆过程。
潘建国曲永强马瑞潘中奎王海龙
关键词:华北地块北缘中新元古代超大陆
华北地块北缘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6
2011年
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对平泉地区晚石炭世—中三叠世地层进行物源分析,重塑内蒙古隆起的隆升历史,进而探讨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5个样品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由5个年龄峰组成:峰1中晚二叠世(270~250Ma)、峰2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25~290Ma)、峰3泥盆纪(400~360Ma)、峰4古元古代(1900~1700Ma)和峰5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2600~2400Ma)。其中,本溪组碎屑锆石主要由峰3、峰4和峰5组成,山西组、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则主要由峰2和峰4组成,下石盒子组由峰1、峰4和峰5组成。5个样品具有相同的Hf同位素特征,显生宙锆石的εHf(T)在-3.2^-25.5之间,与内蒙古隆起的晚古生代侵入岩体完全相同。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显示物源主要来自内蒙古隆起,不同层位的物源变化表明内蒙古隆起曾存在2次重要的隆升事件:第一期发生在360~312Ma之间,第二期发生在276~258Ma期间。第一次隆升奠定了盆-山的基本构造格局,第二次隆升之后古隆起进入稳定剥蚀期,为盆地提供持续稳定的物源,盆地内部发育了一套粗碎屑沉积物,可以推断在276Ma左右古亚洲洋已经关闭。
马收先孟庆任曲永强
关键词:古亚洲洋华北地块北缘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界不整合面的性质被引量:12
2012年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沉积层序中出现多个沉积间断和不整合面。本次研究对其中的5个不整合面进行野外考察,分析其地质特征并进行地层对比,最后判断其性质。大红峪组底部、高于庄组底部和杨庄组底部的不整合面是沉积属性,其中大红峪组底部不整合面是海侵超覆沉积的结果,高于庄组底部和杨庄组底部的不整合面由海平面升降变化所引起;铁岭组顶部和下马岭组顶部不整合面是构造属性,系大规模的抬升运动所造成。
曲永强潘建国梁利东杨祖锋王海龙
关键词:中元古界不整合面构造抬升
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
克拉通化是稳定的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未见重复.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事件,为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实例.第一期克拉通化发生在新太古代末期,很可能是在2.53~2.60 Ga的微陆...
翟明国
文献传递
化皮背斜中新元古界油藏条件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对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生、储、盖组合的分析,以及对该区化皮背斜的野外观察,认为由洪水庄组、铁岭组和下马岭组构成的地层组合是研究区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化皮背斜油气藏形成于三叠纪时期,背斜顶部铁岭组上段及以上大部分地层已遭受剥蚀,其实际是一个遭受破坏后残留的背斜古油藏。
曲永强张虎权刘利勤王海龙
关键词:古油藏
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被引量:146
2011年
克拉通化是稳定的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未见重复.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事件,为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实例.第一期克拉通化发生在新太古代末期,很可能是在2.53~2.60Ga的微陆块拼合之后很短的时间内,以陆壳岩石和初生地壳岩石(基性岩浆岩)的部分熔融形成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的侵入、岩墙群和裂谷型火山-沉积盖层为标志.古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出现了裂谷-俯冲-增生-碰撞的陆内造山事件,以三条古元古代的活动带为代表.第二期克拉通化即克拉通再造发生在古元古代末的陆内造山之后约1.95~1.82Ga期间,出现麻粒岩相-高级角闪岩相的克拉通基底岩石的整体抬升,伴随壳熔花岗岩形成和强烈的混合岩化,而后有镁铁质岩墙群侵入、裂陷槽和裂谷形成,以及奥长环斑花岗岩-斜长岩-碱性花岗岩-碱性火山岩的非造山岩浆活动(在18~16.5亿年).中元古代后华北进入地台演化阶段.
翟明国
华北北部古生代大陆地壳增生过程中的岩浆作用与成矿效应
包括前寒武纪克拉通与显生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的华北北部,古生代时期板块构造体制下古亚洲洋的裂解-扩展-消亡与汇聚大陆边缘的俯冲-碰撞-伸展循环构成了其大陆地壳增生与再造演化的基本图景,并形成了一系列记录这些因果演变连续过...
张晓晖翟明国
关键词:古生代岩浆作用华北北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