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6ZX10002-013)

作品数:1 被引量:32H指数:1
相关作者:郑艳红马丽娜郭丹丹陈新月任珊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丙型
  • 1篇慢性丙型肝炎
  • 1篇抗病毒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功能
  • 1篇甲状腺功能异...
  • 1篇干扰素
  • 1篇肝炎
  • 1篇丙型
  • 1篇丙型肝炎
  • 1篇病毒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任珊
  • 1篇陈新月
  • 1篇郭丹丹
  • 1篇马丽娜
  • 1篇郑艳红

传媒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隋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4例CHC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按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隋况及其影响因素。计数资料采用z。检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性别、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异常52例,占26.80%,正常142例,占73.20% 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例,占0.5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10例,占5.15%);亚临床甲亢4例,占2.06%),亚临床甲减37例,占19.07% 抗病毒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7%对比26.80%,X2=12.829,P〈0.05)。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性别(X2=4.038,P〈0.05,95% CI1.016~3.040)和甲状腺自身抗体P〈0.05,95%凹:1.681~36.183);但抗病毒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因子中,正常和异常组自细胞介素6(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8±14.90)ng/L对比(11.65±5.46)ng/L,t=3.127,p〈0.05,95%CI:5.28~25.581,治疗24周末:2组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0±2.47)ng/L对比(6.81±2.80)ng/L,f=0.352,P〉0.051。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治疗前后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5±5.46)ng/L对比(6.81±2.80)ng/L,f=1.997,JP〉0.051。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治疗前后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8±14.90)ng/L对比(6.30±2.47)ng/L,f=3.632,p〈O.05)。结论Peg-IFNα-Za联合RBV治疗CHC患者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Peg-IFNα2a联合
黄雁翔陈新月马丽娜殷继明任珊郭丹丹郑艳红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干扰素甲状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