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22400450421)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22400450421)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豆晓利更多>>
- 相关机构:黄河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东部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基于河南与粤、浙、苏、鲁四省份的比较及启示被引量:6
- 2013年
-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结合时序数据和时点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集聚四个层面对比分析了河南与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的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量性扩张、结构优化、运行效率还是在集聚效应方面,河南与东部沿海地区均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通过构造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河南与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发现河南区域金融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增长,比较而言,两者的互为因果关系尤为不明显。
- 豆晓利
- 关键词: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集聚
- 河南与粤、浙、苏、鲁四省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差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通过构造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河南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东部沿海四省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发现河南区域金融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增长,东部沿海省份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要优于河南。且河南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为因果关系尤为不明显,而东部沿海省份两者的互为因果关系较河南显著。基于此,最后对推动河南金融业发展、缩小中东部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 豆晓利
-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测度被引量:9
- 2012年
- 本文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CR5指数对中国金融产业2001—2010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金融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且总体集聚程度不断增强,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的金融集聚程度最高,而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较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
- 豆晓利
-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位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