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5)

作品数:36 被引量:473H指数:14
相关作者:隋鹏陈源泉高旺盛曾昭海李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玉米
  • 8篇土壤
  • 7篇小麦
  • 6篇氮肥
  • 5篇夏玉米
  • 5篇春玉
  • 5篇春玉米
  • 4篇冬小麦
  • 4篇大豆
  • 3篇氮素
  • 3篇土壤质地
  • 3篇轮作
  • 3篇冠层
  • 3篇冠层结构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性状
  • 2篇叶型
  • 2篇幼苗
  • 2篇生育
  • 2篇施氮

机构

  • 28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吉林农业科技...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德州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石家庄信息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淄博市农业技...
  • 1篇白城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农业部农业生...

作者

  • 11篇陈源泉
  • 11篇隋鹏
  • 9篇高旺盛
  • 6篇李建民
  • 6篇曾昭海
  • 5篇李宗新
  • 4篇胡跃高
  • 4篇陶志强
  • 4篇张明才
  • 4篇王璞
  • 4篇陶洪斌
  • 3篇袁淑芬
  • 3篇张建省
  • 3篇吴雪梅
  • 3篇杨永
  • 3篇王云奇
  • 3篇李召虎
  • 3篇李春喜
  • 3篇王庆燕
  • 2篇史学朋

传媒

  • 5篇作物学报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玉米科学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行向对玉米茎叶形态建成与产量的调控效应被引量:12
2015年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2012–2013年采用田间不同行向种植设计,研究了种植行向对玉米茎叶形态建成和产量的调控。结果表明,种植行向对玉米叶和茎的形态建成影响显著。与南北行向(N-S)相比,东西行向(E-W)显著促进了中上部叶片(第11~第17叶)的伸长,增加了叶面积,但对叶宽影响不显著。种植行向显著影响了玉米茎秆质量,E-W种植方式显著促进了植株中下部节间的伸长和增粗,增加了第9和第10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和茎秆折断强度。种植行向对拔节期植株干重没有显著影响,但E-W种植方式在大口期至成熟期的单株总生物量积累显著高于N-S种植,同时促进了干物质由叶、茎向雌穗的转移,显著提高了收获指数。E-W种植方式显著增加了玉米千粒重,提高了产量。因此,华北地区E-W种植方式可显著促进玉米茎叶生长和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粒重,提高收获指数,提高产量。
王庆燕叶德练张钰石李建民张明才李召虎
关键词:玉米
冬小麦灌水模式和农艺措施对夏玉米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将农艺措施进行综合调配,在冬小麦季设置4个水分处理(无灌水,春后1水,春后2水,春后3水),玉米季设置4种不同的农艺措施(深松,有机肥,秸秆还田,施用无机肥的对照处理),采用裂区实验设计,研究冬小麦灌水模式和农艺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的底墒随着小麦季灌水次数的增多而增加,冬小麦季灌水次数对玉米耗水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周年耗水和周年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的影响。深松和秸秆还田分别在玉米生长前期和后期阶段性地提高土壤贮水增量;各种农艺措施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深松>有机肥>秸秆还田>对照),但由于对耗水的显著影响,玉米和周年WUE显著提高,大致呈现出如下趋势: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对照。综合分析,在玉米季降水较多的年份,采取冬小麦拔节期灌一次水,夏玉米土壤深松的措施可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赵鑫任伟王云奇晋鹏宇陶洪斌王璞
关键词:农艺措施夏玉米土壤含水量WUE
不同根瘤菌株对半无叶型豌豆生育特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在盆栽条件下,对加拿大豌豆品种M.P.1824接种8株豌豆根瘤菌菌株,研究其对豌豆生育特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可以延长豌豆生育期,促进后期豌豆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增加籽粒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以及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接种菌株ACCC 16058豌豆初花期、盛花初荚期、盛荚期及成熟期分别推迟3.1、5.2、4.8及12d,盛花初荚期分枝数增加45.5%,成熟期株高增加16.61%,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干重及单盆籽粒干重分别提高76.67%、85.54%、65.13%和36.71%,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接种商用菌株F98,可显著提高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与降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P<0.05),增减量分别为+12.37%、-37.77%;接种CCBAU 43228和CCBAU 43232的籽粒粗纤维含量分别增加1.24和1.20倍,且比F98菌株增加39.7%和37.6%,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接种CCBAU 43232处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35.65%,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分析表明,M.P.1824盆栽条件下接种菌株ACCC 16058表现最佳。
郭丽梅陈恭隋新华张世晨杨亚东龙金成胡跃高曾昭海
关键词:豌豆根瘤菌半无叶型豌豆生育特征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薯产量及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以一窝红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9-2012年设置甘薯多年连作(对照,T1)、休闲地-甘薯(T2)、玉米-黑麦-甘薯(T3)、玉米-休闲-甘薯(T4)、(大豆‖豌豆)-休闲-甘薯(T5)、大豆-休闲-甘薯(T6)、大豆-黑麦-甘薯(T7)、豌豆-休闲-甘薯(T8)等8种种植模式处理,研究种植模式对甘薯产量、病情指数及甘薯根际土壤甘薯茎线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相比,不同轮作模式均可以提高甘薯经济产量、降低病情指数,其中T3和T7种植模式显著提高甘薯产量(P<0.05),分别提高108.24%和107.29%,T3和T5种植模式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分别降低44.51%和35.56%。2个轮作生长季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在甘薯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显著,2010年数量呈增长趋势、2012年无明显变化趋势,且总体数量较2010年减少;2010年土壤根际甘薯茎线虫数量较低的是T4和T6,2012年是T3和T4。2010年和2012年甘薯产量均与同年7月根际土壤甘薯茎线虫数量呈显著负相关。2轮轮作结果表明玉米-休闲-甘薯处理可显著提高甘薯产量并降低病情,而玉米-黑麦-甘薯可有效抑制甘薯根际茎线虫数量,7月是防治茎线虫、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
乔月静王雪娇武宝悦王占海胡跃高曾昭海
关键词:甘薯甘薯茎线虫
玉米-大豆轮作及氮肥施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在大豆开花期分别对3个施氮水平下(0、50和100 kg hm 2)大豆连作(大豆-大豆-大豆)、玉米-大豆轮作I(大豆-玉米-大豆)及玉米-大豆轮作II(玉米-玉米-大豆),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玉米-大豆轮作及施氮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3种种植方式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呈减少趋势。高氮处理(100 kg hm 2)明显降低了大豆连作、玉米-大豆轮作II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玉米-大豆轮作I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略有降低。玉米-大豆轮作I种植方式可减轻氮肥对其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影响,但施氮明显改变了其细菌群落结构。玉米-大豆轮作II中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受氮肥影响较小。在3种种植方式的土壤中,分布着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及厚壁菌门细菌,其中前两门菌群占主导地位。
周岚杨永王占海陈阜曾昭海
关键词:轮作氮肥大豆DGGE细菌群落
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四化同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同步",根本问题是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的诸多"不同步"的突出问题。在正确认识"四化同步"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明确了河北省"四化同步"中存在较低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带动农业现代化动力不足;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缺乏联系;信息化尚没有装备农业;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等的"不同步"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强化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拓展多功能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与组织方式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培训现代农民,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进"四化同步"。
韩玉李红云隋鹏顾时贵陈源泉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
超级玉米杂交种‘鲁单818’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3
2011年
超级玉米品种的培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发是当今作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在现有玉米杂交优势利用的基础上,从耐密植和综合抗性入手,以选育抗逆性强、耐密、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的自交系为核心,创新性采用乌克兰新材料和孤雌生殖、小群体改良等育种新技术,历经10年,选育出了超级玉米新品种‘鲁单818’。系统阐述了‘鲁单818’选育的技术路线、过程及品种特性,探讨性分析了超级玉米品种的选育目标和方法。同时,在多年高产创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鲁单818’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集成。
张秀清王春英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刘霞张慧刘铁山刘强
关键词:超级玉米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夏玉米群体结构和氮肥利用情况,探索节肥、高产、高效的夏玉米氮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等氮量下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均追施氮肥处理与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增产101 kg/hm2。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LAI,使LAI峰值从吐丝期后移至灌浆期。施氮肥可增加夏玉米SPAD值,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可提高各生育时期玉米SPAD值;吐丝期追施氮肥可提高株高、茎粗、穗位高。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32.3%、60.9%;氮肥用量相同时氮肥适当后移分别提高10.5%、1.3%。吐丝期施氮增加夏玉米成熟期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减少子粒的氮素积累,导致氮收获指数下降。
王云奇陶洪斌杨利华祁利潘张全国陈鹏飞王璞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冠层结构
种植方式对华北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双株错位、双株对位、单株错位、单株对位种植方式对金海5号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错位种植显著减小玉米穗下茎叶夹角1.9°~2.5°,增加穗位高和茎粗;吐丝前各种植处理冠层LAI均低于常规单株对位,中后期双株处理(双株对位和双株错位)下冠层LAI衰减缓慢,表现出高效冠层潜势;双株对位的冠层结构失衡,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下降,光能利用率最低;双株错位冠层内光分布合理,中后期穗位层透光率提升41.64%,棒3叶Pn增强并能持续较长时间;相比常规单株对位种植,其他3种处理在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因素表现较优,双株错位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比常规单株对位种植显著增加,秃尖短,产量最高,具有改善冠层结构和功能的增产潜势。
吴霞隋鹏高旺盛闫鹏袁淑芬孔德超陶志强陈源泉
关键词:春玉米冠层结构光合特性
山东玉米单粒播种的出苗风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被引量:3
2011年
分析了山东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现状和该技术应用存在的三方面风险因素(品种特点与种子质量、播种与出苗环境、播种质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田间出苗率的措施。
赵苏娴韩伟王志武李宗新
关键词: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出苗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