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04003)

作品数:29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何湘柱舒绪刚夏畅斌傅维勤谢绍俊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化学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ZRO
  • 8篇电沉积
  • 8篇镀层
  • 7篇复合镀
  • 6篇复合镀层
  • 5篇污泥
  • 5篇ZRO2
  • 4篇耐蚀
  • 4篇耐蚀性
  • 4篇光度
  • 4篇光度法
  • 4篇光度法测定
  • 4篇废液
  • 4篇
  • 3篇电镀
  • 3篇电渗析
  • 3篇电渗析法
  • 3篇镀镍
  • 3篇三价铬
  • 3篇渗析

机构

  • 23篇广东工业大学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湘潭工学院
  • 3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广州二轻研究...
  • 1篇惠州建邦精密...

作者

  • 27篇何湘柱
  • 12篇舒绪刚
  • 9篇夏畅斌
  • 9篇傅维勤
  • 8篇谢绍俊
  • 5篇雷华山
  • 4篇曾经
  • 4篇李大光
  • 4篇黄慧民
  • 3篇黄念东
  • 3篇张玲
  • 3篇王红军
  • 3篇黄林源
  • 3篇刘春华
  • 3篇周艺
  • 2篇赵雨
  • 2篇宋清
  • 1篇尹奇德
  • 1篇廖列文
  • 1篇曾振欧

传媒

  • 8篇材料保护
  • 4篇表面技术
  • 3篇腐蚀与防护
  • 2篇电镀与涂饰
  • 2篇湘潭矿业学院...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化学通报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ZrO_2/Cr复合电沉积的工艺条件被引量:4
2009年
将纳米浆料ZrO2加入基础铬镀液中进行电沉积,获得了纳米ZrO2/Cr复合镀层。对比研究单组分镀铬和复合镀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增大,两种电镀电流效率都是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下降;电镀时间延长,相应镀层厚度增大,但超过20 min后,镀层外观粗糙。确定了适宜的电镀工艺范围:时间15~20 min,电流密度15~17.5 A/dm2,搅拌强度300 r/min,温度为25~30℃。SEM和能谱分析表明,复合镀层中纳米微粒分布均匀,锆元素的平均含量为1.45%(质量分数)。
舒绪刚黄慧民何湘柱傅维勤赵国鹏
关键词:电沉积ZRO2镀铬
工艺参数对电渗析法再生化学镀镍废液的影响
2013年
采用电渗析法研究了化学镀镍废液的再生工艺,分析了温度、膜间距以及物料流速对镀液中HPO32-的去除率以及Ni2+、H2PO2-损失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6℃,膜间距5cm,物料流速25s/L。对再生镀液所得镀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微观形貌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再生镀液所得镀层的性能与新开缸镀液所得镀层相近,其微观形貌与新开缸镀液使用至第三周期所得镀层的微观形貌相似,该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
何湘柱宋清黄利勇张文俊赵国鹏
关键词:化学镀镍废液电渗析
甘氨酸体系三价铬电沉积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研究1种以甘氨酸为络合剂的三价铬镀铬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三价铬电沉积的最佳工艺,即0.6mol/LCrCl3.6H2O,0.6mol/LGly,50g/LNH4Cl,0.6mol/LAlCl3.6H2O,0.5mol/LNaCl,60g/LH3BO3,20g/LNaF,0.1mol/LKBr,适量的润湿剂和去极化剂,pH=1.8,Jk=15A/dm2,θ=20℃,时间15min。并具体讨论了络合比、阴极电流密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镀层厚度和外观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在该种工艺下可获得光亮、呈准镜面外观、厚度达8μm左右的铬镀层;且经镀层性能检测表明:该镀层表面光亮、平整,与基体材料结合良好,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
雷华山何湘柱舒绪刚谢绍俊黄林源
关键词:三价铬镀铬沉积厚度正交试验甘氨酸络合剂
电渗析法再生化学镀镍废液膜的选择及电流和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电渗析法研究了化学镀镍废液的再生工艺,研究分析了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方法,以及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对镀液中不同离子去除(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日本的CMS离子交换膜和上海的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组成的膜对作为离子交换膜,在65mA/cm2下对化学镀镍废液处理48h时的再生效果较好,23HPO的去除率达60.86%,22HPO和Ni2+的损失率分别为63.13%和1.20%。经本法处理并补加有效成分22HPO之后,可从再生化学镀镍液中制得性能良好的镍镀层,即化学镀镍废液得到回用。
何湘柱宋清赵国鹏
关键词:化学镀镍老化液电渗析离子交换膜
用胶束光度法测定非晶态FeNiCr合金中的铁和镍被引量:1
2006年
在pH值为1.0的HClKCl、pH值为8.0的HC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溶液和Tween80胶束介质中,分别研究了1亚硝基2萘酚(NN)与Fe(Ⅲ)、Ni(Ⅱ)的显色反应。建立了胶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Fe(Ⅲ)、Ni(Ⅱ)的新方法。结果表明,Fe(Ⅲ)NN(pH值为1.0)、Ni(Ⅱ)NN(pH值为8.0)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45nm和455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68×104L/(mol·cm)和1.01×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0.025mg/L和0.040mg/L;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Fe(Ⅲ)量在0.5~2.5mg/L、与Ni(Ⅱ)量在0.2~1.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7.8%~103.5%(n=6)。本法较好地测定了非晶态FeNiCr合金钢中的铁和镍。
夏畅斌何湘柱李浔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离子交换膜及电流密度对电渗析法再生化学镀镍废液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应用电渗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化学镀镍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采用3种离子交换膜对某化学镀镍厂的废液进行电渗析再生处理,通过测定HPO32-的去除率,以及Ni2+和H2PO2-的损失率,确定其中一种交换膜在脱盐率及对HPO32-和H2PO2-的选择性方面更好。并以此种性能较好的离子交换膜进行试验,研究了电流密度对镀镍废液中HPO32-,Ni2+和H2PO2-的去除(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在65 mA/cm2时,镀镍废液的再生效果最好。
赵雨何湘柱赵国鹏傅志宏
关键词:化学镀镍废液电渗析
镀锌层低铬白色钝化工艺的研究
2009年
通过研究低铬白色钝化工艺,得到了低铬钝化液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实验探讨了钝化液中各组分及工艺条件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白色钝化膜。钝化膜在质量分数为3%的CuSO4快速腐蚀实验中,变色时间为54 s,抗盐雾时间为106 h。
谢绍俊何湘柱舒绪刚傅维勤雷华山
关键词:锌镀层低铬
非晶态FeNiCr合金中Cr的萃取光度法测定被引量:1
2002年
研究了在H2 SO4 介质中 ,氯离子存在下 ,用甲苯萃取二甲基吲哚羰花青 (DIC)染料与Cr(Ⅵ )配合物的显色反应。基于此 ,建立了一种光度法测定微量Cr(Ⅵ )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 0 .0 5~ 0 .3mol L的H2 SO4 介质中 ,甲苯对配合物的萃取率最高。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2 .5×1 0 5L·mol-1·cm-1,检出限为 4× 1 0 -9g mL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Cr(Ⅵ )量在 0 .0 1~ 2 .1mg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加标回收率为 96.4 %~ 1 0 4 .8% (n =6) ,n(Cr(Ⅵ ) ) :n(Cl-)∶n(DIC) =1∶1∶1。
夏畅斌何湘柱王红军黄念东唐冬秀
关键词: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法萃取非晶态合金
聚丙烯酸-苯乙烯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对纳米二氧化锆分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苯乙烯聚合物分散剂。在中性水溶液,pH=2的酸性水溶液和2 mol/L KCl电解质溶液3种环境下,以纳米ZrO_2颗粒的分散粒径为分析依据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索。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单体苯乙烯与丙烯酸摩尔比为1: 1,引发剂K_2S_2O_8用量为4%(质量分数),反应时间2 h条件下,制得的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舒绪刚何湘柱黄慧民李大光
关键词:分散剂溶液聚合法
ZrO_2纳米微粒在镀锌电解液中分散情况的研究
2009年
选用ZrO2纳米微粒悬浮于镀锌电解液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复合镀液。通过沉降试验研究了分散剂、分散方式、镀液pH及加料顺序对ZrO2纳米微粒在镀液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超声分散并采用加料顺序1),可以得到分散性较好的复合镀液。
谢绍俊何湘柱傅维勤舒绪刚
关键词:复合镀液ZRO2镀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