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5B03-05)

作品数:11 被引量:88H指数:7
相关作者:陈立周银军吴娱刘欣桐何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长江科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河段
  • 3篇水流
  • 3篇河道
  • 2篇丁坝
  • 2篇水动力
  • 2篇水动力特性
  • 2篇水库
  • 2篇水流运动
  • 2篇泥沙
  • 2篇桩式丁坝
  • 2篇河床
  • 2篇河床演变
  • 2篇河道演变
  • 2篇冲刷
  • 2篇冲刷深度
  • 1篇丹江口水库
  • 1篇蓄水
  • 1篇粘性泥沙
  • 1篇三峡工程
  • 1篇三峡水库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 2篇长江科学院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11篇陈立
  • 6篇周银军
  • 4篇刘欣桐
  • 4篇吴娱
  • 3篇何娟
  • 3篇许文盛
  • 2篇罗优
  • 2篇桂波
  • 1篇王家生
  • 1篇闫霞
  • 1篇孙亮
  • 1篇刘金
  • 1篇冯源
  • 1篇鲍倩

传媒

  • 5篇水运工程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桥水道水动力特性与潜洲演变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武桥水道枯水期碍航与汉阳边滩的发育程度直接相关,而汉阳边滩的发育又与潜洲演变紧密相连。采用定床模型试验结合原观资料分析的方法,分析武桥水道河段水流运动特性、潜洲年内年际的演变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武汉河段周界条件和水流运动规律使得本河段汛期水流动力轴线顺直,潜洲至大桥间水流动力轴线居中靠左;而枯水期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在潜洲头部和尾部形成斜向水流,水流动力轴线在潜洲尾部以下由左侧过渡到右侧。不同流量水流动力特性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年内潜洲的冲淤变化规律:洪水期潜洲淤积,头部上延;尾部下挫;而枯水期冲刷,头部后退,尾部上提。
陈立孙亮吴娱何娟
关键词:水流运动
枢纽下游近坝段不同类型河段的再造床过程及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枢纽蓄水运用改变了坝下河段的水沙条件,其中径流过程的变化,改变了不同流量级水流的水动力条件和造床能力,输沙量的改变,是引发坝下游河床调整的关键。根据三峡和丹江口下游近坝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相对窄深,低水分汊、两岸约束很强,以及低水分汊、两岸约束很弱等3种类型河段在蓄水以后冲淤调整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冲淤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河段相对窄深时,河段冲刷主要为下切;当河段为相对宽浅的低水分汊河段且河岸约束较强时,蓄水以后的冲淤变化主要体现为江心洲滩的冲淤调整、汊道深泓高程差的冲淤调整,并引起主支汊分流比的调整;当河段为较为宽浅的低水分汊河段且河岸约束相对较弱时,则冲刷调整不仅限于分流比的调整,甚至会导致大的分汊格局的调整。无论如何调整,都有可能引起新的航道问题。
陈立鲍倩何娟吴娱
关键词:航道
武汉河段鲇鱼套港区近期冲淤演变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后,下游河段来水来沙发生改变,河床发生了冲淤调整。基于该河段建库后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近期鲇鱼套港区河道的冲淤变化情况,并结合本河段的水流泥沙特性,阐述了该河段的演变机理。分析计算表明:本河段河势基本稳定,受清水下泄影响,整个河段包括鲇鱼套港区以冲刷为主;受潜洲尾部淤长影响,武昌深槽头部有所淤积后退;鲇鱼套港区潜洲右槽部分河槽被冲刷挤压,断面形态有窄深化趋势,如果遇到大水年潜洲尾部的淤长势必影响港区的顺利通航及航行安全。
刘欣桐陈立周银军
关键词:武汉河段三峡水库冲淤演变
武桥水道水动力特性与汉阳边滩演变被引量:9
2008年
武桥水道枯水期碍航与汉阳边滩的发育程度直接相关,而汉阳边滩的冲淤变化又与该河段水动力特性有关.结合定床模型试验和原观资料分析,分析了武桥水道河段水流运动特性、汉阳边滩形成的必然性、年内年际的演变规律、汉阳边滩冲淤变化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河段平面形态特征、汉江入汇以及武昌深槽是汉阳边滩形成的根本原因;该河段汛期水流动力轴线顺直,潜洲至大桥间水流动力轴线居中靠左;而枯水期水流动力轴线弯曲,水流动力轴线在潜洲尾部以下由左侧过渡到右侧的特点决定了汉阳边滩汛期冲刷,汛后以及枯水期淤积外展的规律;枯水期不同的水流条件决定了汉阳边滩淤积外展的程度及其碍航程度.
陈立冯源吴娱何娟
关键词:水流运动
桩式丁坝局部冲刷深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针对桩式丁坝局部冲刷特性及其最大冲刷深度,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桩式丁坝清水冲刷动床试验.试验中挑角范围在30—135°之间,透水率范围在0—40%之间,通过试验分析了其冲刷坑形态,冲刷深度影响因素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桩式丁坝局部冲刷坑呈"V"形槽状,最低点位于桩根附近,整个冲刷槽最大冲刷深度位于坝头,由绕坝水流所导致.冲刷深度随河宽缩窄率增大而增大,随透水率增大而减小,正挑时丁坝的冲深最大,同时还与Fr和床沙级配有关.最后,通过量纲分析建立了非淹没桩式丁坝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该式将桩式丁坝冲刷深度与其影响因素直接联系起来,能够定量反映其影响规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良好,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周银军陈立刘金许文盛
关键词:桩式丁坝冲刷深度透水率
汉江兴隆至新泗港河段河道演变及浅滩碍航机理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以后,下游河段来水来沙发生改变,引发兴隆以下(特别是兴隆至新泗港河段)的河流再造床过程,河床发生了冲刷调整。文章基于对该河段建库以后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兴隆至新泗港这一宽浅弯道段河道的冲淤变化情况,并结合本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特性,阐述了该河段浅滩碍航机理。结论表明,兴隆至新泗港河段由于河道断面宽浅,河床可动性强,使得河段内洲滩年内年际间变化大,航道条件较差,特别是丹江口水库运行以后该河段发生了较大强度的冲刷,目前冲刷仍在继续,但冲刷强度已有所减弱;河段浅滩碍航与汛后退水快慢有关,退水较快则发生碍航,退水较慢则不会碍航。
吴娱陈立桂波刘欣桐
关键词:河道演变丹江口水库浅滩
三峡蓄水后芦家河河段演变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下游河段发生河流再造床过程,河床进行冲淤调整。基于芦家河河段三峡蓄水后2003—2008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蓄水后该河段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河段在三峡蓄水后总体处于冲刷状态,石泓较之沙泓冲刷严重,碛坝尾部大范围冲刷,这对河段沙石泓分流比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航道。本河段有些部位抗冲刷能力强,冲刷下切并不明显,这可作为宜昌枯水位在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没有大幅度下降的因素之一。
罗优陈立周银军
关键词:河道演变三峡工程
正挑桩式丁坝壅水特性及其冲刷深度计算模式理论被引量:3
2009年
桩式丁坝是一种新型河工建筑物。针对其区域水流特性及局部冲刷,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试验验证,分析了其局部水头损失机理,得出了正挑桩式丁坝壅水高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坝头水流的叠加模式和坝轴断面的流速分布式,导出了其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理论计算公式。所建立的壅水高度和最大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具有清晰的数学模式和明确的物理意义,并得到了室内试验的验证,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周银军陈立桂波刘欣桐
关键词:桩式丁坝壅水高度冲刷深度
弱动力水流中粘性泥沙作用下水流流速沿垂线分布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玻璃水槽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弱动力水流中粘性泥沙作用下水流在水流条件、含沙量及水质条件共同影响下,流速沿垂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弱动力水流流速的垂线分布有其自身的特点,流量较大或含沙量较小时,都基本遵循对数分布规律;流量较小且含沙量足够大时,流速的垂线分布呈横向抛物线形,并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此现象出现后,当含沙量较大、流量减小,或流量较小、含沙量增大时,流速极大值增加、位置向床面下移,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大时,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流速极大值增大,且其位置更贴近床面。
许文盛陈立刘林王家生
关键词:粘性泥沙
三峡下游不同类型分汊河段冲刷调整特点分析被引量:27
2011年
针对三峡工程坝下游不同类型分汊河段在三峡蓄水后的演变特点及规律,依据原观资料,对宜昌~虎牙滩河段、宜都河段、关洲河段及芦家河河段进行河床演变分析,并按照水流动力轴线年内交替与否将以上河段分为水流动力轴线年内交替型分汊河道和水流动力轴线年内不交替型分汊河道。研究表明:三峡蓄水后,各典型河段具有各自的演变特点,其主要冲淤规律的不同在于冲刷主要部位的不同,但均为洪水水流动力轴线的所经之地,对于水流动力轴线年内交替型分汊河道而言,表现为其洪水主汊冲刷幅度大于枯水主汊,这一变化显然不利于该类型分汊河段分流格局的稳定,应当引起防洪及航运部门的重视。
陈立周银军闫霞罗优
关键词:河流泥沙工程学河床演变分汊河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