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7DFA21600)

作品数:10 被引量:140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崇成邱炳文唐丽玉王钦敏苏簪铀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西匈牙利大学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三角网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用
  • 2篇农业用地
  • 2篇DELAUN...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割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多目标决策
  • 1篇元胞
  • 1篇元胞自动机
  • 1篇元胞自动机模...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生态地球化学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农用
  • 1篇农用地

机构

  • 10篇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福建省经济信...
  • 1篇西匈牙利大学

作者

  • 7篇陈崇成
  • 6篇邱炳文
  • 3篇唐丽玉
  • 2篇王钦敏
  • 1篇樊明辉
  • 1篇苏簪铀
  • 1篇马亨冰
  • 1篇叶东毅
  • 1篇崔红生
  • 1篇林定
  • 1篇吴瑞姣
  • 1篇随银坡
  • 1篇林甲祥
  • 1篇石松
  • 1篇郑旻琦
  • 1篇随银波

传媒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微计算机应用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2篇2009
  • 8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东北沿海罗源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制约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区域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应优先考虑制约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识别及其影响程度的尺度依赖性的研究。本文以闽东沿海的罗源县为研究区域,采样统计方法与GIS技术,选取20个候选影响因子,研究了该县主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子及其空间尺度相关性。研究表明模型的解释能力、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系数均会随研究尺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以及主要影响因子的制约程度总体上均随研究尺度增大呈增强趋势。除受坡度、海拔高程等地形条件的严格制约外,罗源县主要地类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口因素以及若干可达性因素的影响。
邱炳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多尺度分析空间化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景观信息提取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如何充分地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地学特征进行更为微观的遥感监测或大比例尺制图是高分辨率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地形复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SPOT5原始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实现了不同尺度地物信息的分层提取。基于上层的分类结果对特定地物进行影像分割,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并通过多次试验建立影像对象的隶属度函数,或利用最邻近分类法,逐级分层地提取了研究区的景观信息。研究结果显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地形复杂条件下研究区的SPOT5遥感影像的景观信息提取,精度为76%,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提供了更为快速、有效的技术途径。
苏簪铀邱炳文陈崇成
关键词:面向对象SPOT5多尺度分割
闽清县农业用地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以闽中地区闽清县为例,采用统计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其主要的农业用地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选取18个候选驱动因子进行多尺度分析,通过分别构建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耕地改园地和林地改园地的变化驱动模型,探讨其驱动力因子的尺度效应.研究表明,不仅模型的解释能力会随研究尺度发生变化,驱动因子本身及其影响系数均随研究尺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尺度依赖性规律.其中,模型的解释能力和主要驱动因子的制约作用,均随研究尺度增大而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邱炳文高建阳陈崇成随银波崔红生
关键词:农业用地
协同地形编辑系统中的编辑行为组织与传输研究
2008年
协同地形编辑系统(Collaboratuve Terrain Editing,CTE)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与虚拟地理环境(VGE)相结合的一种典型应用。由于用户的编辑行为具有多样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特征,因而对其表达、组织与传输则成为系统开发的关键。在分析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基于XML技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以构建编辑行为标识码编辑行为信息描述表编辑行为信息报文编辑行为信息链这4个环节组成的完整技术体系,并给出一个典型的应用示例。实践证明,该技术体系简洁高效,对于其他协同应用系统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石松陈崇成王钦敏唐丽玉
关键词:XML技术DELAUNAY三角网
福建典型农业县农用地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以建瓯市为例,采用统计方法与GIS技术分析农用地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以100m×100m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构建在100m×100m,200m×200m~2km×2km多尺度序列上农用地内部主导变化驱动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建瓯市农用地变化的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力随研究尺度增大而增强,主导驱动因子本身的影响程度也随研究尺度呈增强趋势,呈现出显著的尺度依赖性规律。两种主要农用地变化一般发生在海拔低、坡度较小、临近农村道路但远离公路的区域内。多尺度模型研究表明自然条件因素对农用地内部变化的解释能力有限,而以乡为研究单元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地内部变化与收入与劳动力因素密切相关。
随银坡邱炳文
关键词:农业用地
基于多目标决策和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79
2008年
结合宏观用地总体需求与微观土地利用适宜性,集成灰色预测模型、多目标决策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建立了GCMG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GCMG模型包括非空间和空间2个模块,非空间模块侧重依据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区未来的总体用地需求变化,而空间模块集成多目标决策模型、元胞自动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实现了基于土地适宜性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运用该模型对龙海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园地和建设用地是该区域内变化最为显著的用地类型,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严格实施与否将对龙海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GCMG模型在龙海市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将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兼顾到区域宏观水平上的土地利用需求与局部尺度上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能够较好地同时模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人类决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转换概率,因而可为理解土地利用多尺度复杂系统提供一定的帮助。
邱炳文陈崇成
关键词:多目标决策元胞自动机模型GIS土地利用变化
基于形态特征的芒果树L系统建模及其可视化被引量:2
2008年
树木是虚拟森林景观的重要要素,也是自然景观可视化中较难建模与表达的要素之一。传统的树木建模方法无法用简单规律描述形态复杂的树木,且生成的树木往往也忽略生物学意义。因此限制了其实用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较为全面反映生物学形态结构特征的L系统树木建模方法,并以热带水果种类之一的芒果树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实现,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生成植物学形态特征的、具有不同树龄的三维逼真芒果树。
吴瑞姣陈崇成马亨冰唐丽玉Janscó Tamas
关键词:L系统三维可视化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空间离群挖掘被引量:2
2008年
空间离群是指非空间属性与其空间邻居显著不同的空间对象。空间数据的特殊性决定了空间离群挖掘需要充分考虑空间数据的特点,才能挖掘出有现实意义的离群。本文对现有主要的空间数据离群挖掘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k-邻域法确定空间邻域的缺点,基于Delaunay三角网在表达空间邻近关系的有效性,通过构建Delaunay三角网确定空间邻域并生成空间权重矩阵,据此提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空间离群挖掘算法DT_SOF,并以实际生态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实验检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低的用户依赖性,能准确挖掘空间离群。
郑旻琦陈崇成樊明辉叶东毅林甲祥
关键词:空间邻域DELAUNAY三角网生态地球化学
基于Image Quilting算法的纹理合成被引量:8
2008年
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方法是继纹理映射、过程纹理合成方法后发展起来的纹理拼接技术,用于解决传统方法中出现的缝隙、扭曲、变形和参数调整等问题。Image Quilting算法是简单易行的接缝消除方法,采用Image Quilting算法合成纹理并生成Wang Tile集,继而拼接大图像。实验表明,Image Quilting算法能够较好地保持纹理特征的连续性,但在接缝处可能破坏纹元特征。
林定陈崇成唐丽玉王钦敏
关键词:IMAGEQUILTING纹理合成纹理传输
福建省耕地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分析应优先考虑影响因子识别及其尺度效应研究。该文分别通过整体与分区研究,采用统计方法与GIS技术,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基础设施条件各方面选取25个候选影响因子,开展福建省耕地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采用的基本研究单元为1km×1km,在此基础上生成2km×2km,3km×3km~10km×10km共10个空间尺度序列数据图层。不同空间尺度上分别构建福建省6个农业综合分区耕地空间分布模型,探讨了福建省耕地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尺度规模效应。研究表明模型不仅会随着研究尺度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农业综合分区内也有较大的差异。分区研究比整体研究的模型解释能力要高,模型的解释能力总体上随研究尺度的增大而升高。除坡度因子外,其他影响因子本身及其影响系数在不同的农业综合分区间发生变化,但总体规律是福建省耕地受坡度、海拔高程等不易随时间改变的自然条件的严格制约,并且这种制约作用随尺度增大呈逐渐增强趋势。
邱炳文
关键词:耕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