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Y1-C021)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曹小安李锦文陈南陈穗玲曾嘉仪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地下车库空气中苯系物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地下车库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并于不同时间段采集地下车库的空气样品,研究了地下车库内苯系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实验色谱条件下,用外标法测定苯系物的准确度较高,回收率为90% ~ 110%;②苯系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苯系物单体浓度与总量浓度随时间的分布特征相似,表现为早晨的浓度大于中午及傍晚;③苯系物总量和单体浓度远远高于室外;④地下车库苯系物浓度低于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限值,但检测结果表明地下车库存在苯系物的污染,长期累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 陈穗玲李锦文陈南曹小安
-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苯系物污染
- 催化发光传感器纳米薄膜制备条件的优化
- 2012年
- 本研究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gO和In2O3纳米薄膜材料前躯体,用浸渍镀膜法制备纳米薄膜.讨论了MgO和In2O3薄膜在不同的胶体制备pH值、煅烧温度和镀膜层数下,对一些有机气体的催化发光信号强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MgO纳米薄膜在胶体制备pH为8、镀膜层数为5层、煅烧温度为550℃的条件下对乙二醇甲醚等蒸气具有最佳的催化发光信号.In2O3纳米薄膜在胶体制备pH为5、镀膜层数为5层、煅烧温度为550℃的条件下,对乙酸等蒸气具有最佳的催化发光信号.
- 曹小安刘荣彭燕
- 关键词:催化发光传感器
- 单个催化发光传感器鉴别食用醋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催化发光原理建立了一种鉴别食醋种类和真伪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操作简便.在进样量10μL,温度290℃以及检测波长400 nm的最佳条件下,以纳米MgO作为催化材料,于密闭体系获取了13个醋样的特征发光响应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曲线的出峰时间、峰高、峰数量和峰型的差异,可以从种类上对食醋进行识别.另外,人工配制的合成醋以及掺水劣质醋的发光曲线与真实醋样的发光曲线区别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可通过建立食醋的图谱库和实际样品检测进行对照,用于食醋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
- 曹小安江嘉茵曾嘉仪
- 关键词:催化发光传感器食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