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F45)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董雅吴卉赵伟初冬孙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艺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大众
  • 2篇设计观
  • 2篇城市
  • 1篇大众生活
  • 1篇大众需求
  • 1篇道德
  • 1篇亚热带
  • 1篇艺术
  • 1篇异质同构
  • 1篇原子
  • 1篇原子核
  • 1篇园林
  • 1篇园林植物
  • 1篇山水城市
  • 1篇设计学
  • 1篇生态完整性
  • 1篇实在性
  • 1篇史学
  • 1篇史学家
  • 1篇视界

机构

  • 9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作者

  • 8篇董雅
  • 2篇吴卉
  • 1篇张郢娴
  • 1篇张玲
  • 1篇赵伟
  • 1篇孙晓峰
  • 1篇初冬
  • 1篇潘俊峰
  • 1篇郝卫国
  • 1篇夏缘缘

传媒

  • 3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建筑学报
  • 1篇文艺研究
  • 1篇装饰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5篇2012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风格的“穿越”性被引量:1
2012年
我们知道,物质在不停的运动。微观上,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不断地旋转,原子核中的多种基本粒子也在不停的运动;宏观上,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星系与星系之间、星系中的星球都在不停地相互运动;我们存生的地球也在不停的自转中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人类也就随着地球由此及彼的空间变化“穿越”了时间的流逝。
潘俊峰
关键词:原子核
设计以何种方式呈现——广义设计观下的多维求解被引量:2
2012年
人们往往只关注设计的结果,关心设计品的最终形态和功能,却对设计思考的过程和设计求解的途径漠不关心。事实上,形态和功能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设计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除了可以用"硬件"解决问题,还可以用"软件"解决问题。所以,只有从广义设计的视野,抬高看问题的视角,放大思考问题的格局,才能获得整体优化的解决策略。并且,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片面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应立足于整体和本质,对现实问题谋求改善。
董雅夏缘缘
设计共同体能动性回归的本质探寻被引量:1
2011年
人们对设计的功能、形式以及经济作用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其本质内涵的关注。这种仅仅考虑设计产品本身而忽视其社会影响的设计思路的狭隘性显而易见。对设计的反思不能仅停留在对单纯的功能和形式的追求上,而应将设计的思维模式上升到对设计本质的探寻。设计共同体能动性回归的本质探寻就是对设计伦理道德的呼唤。由于对设计价值共同认可而形成的设计共同体,应该拨开设计外在的表象,去寻求设计的最终目标。设计最终应该服务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回归到真实的世界中,为需要帮助的群体进行设计。
董雅张郢娴
关键词:伦理道德大众需求人本设计
整体设计观——理想景观串联城乡生活被引量:1
2011年
作者基于整体设计观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郊区、乡村景观的内在联系,指出了整个景观系统面临的问题,对比分析了一些国外案例和东西方田园与山水城市理想。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城乡生活方式与景观系统,以期正确引导城乡景观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协调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重新塑造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理想景观系统来串联人们城乡生活。
郝卫国董雅
关键词:城市化景观系统山水城市生态完整性
以敞开的视界设计——论广义设计学的必要性与实在性被引量:5
2011年
我们如何设计世界,往往取决于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当下设计的同质化和狭义化是工业时代社会劳动分工和知识分化的不良产物,流水线式的角色分工使劳动被异化,人成为机器,只对自己的局部片段负责,劳动失去了整体性,丧失了意义和乐趣;知识的分化导致了太多小领域的"大专家",他们只见树木却不见森林。这种局部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还会引发系统性的危机。因此,只有以敞开的视界观察世界,打破既有的框架和界线,将设计理解为广义的人类活动,才能让设计重塑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化解时代的危机。
董雅赵伟
关键词:化解危机
试论当代设计中的非物质特性
2012年
"非物质"不同于我们所讲的物质,但与物质又有一种相似的关系,电脑进入大众生活后,虚拟的、数字化设计成为与物质产品相对的非物质产品,更多的人接受了这种产品,并享受着这类产品的快捷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带给人们的新感受。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并给予它们以未加工的物质从未有的功能和样式,而非物质性的功能和样式,正是通过物质,才创造出来的。"
张玲董雅
关键词:非物质性大众生活资源共享历史学家
集成通变——从艺术和设计的同构性看广义设计观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人类认知方式的改变、新技术的发明和审美要求的多元化,当下的设计形式和设计语言越发呈现出多样化的新面貌。今日的设计已经不再延续单一的发展路线,而是转化为一种多元的、综合理念的创新。现代设计是一种综合了文化、技术与生态等多方面的创新思维,艺术的发展也正走向广义化的思维交叉领域,体现出一种"集成通变"的综合理念。事实上,如果撇开艺术的具体形式,从观念层面审视设计与艺术,二者应该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
初冬董雅
关键词:异质同构艺术
亚热带城市广场园林植物的配植:以贵阳市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探索城市广场中的植物如何配置,如何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广场园林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对贵阳市6个城市广场的植物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城市广场植物配植符合植物引种的规律性,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充分,整体效果好,视觉景观运用合理,营造出特有的亚热带景观。
吴卉孙晓峰董雅
关键词:亚热带城市广场园林植物
传统历史街区尺度下公共交通系统空间的建构——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以什刹海传统历史街区为例,对传统历史街区公共交通系统中,公共空间意识的架构、道路空间的开拓、交通设施的营造及合理流线的选择等多重层面进行分析。以期建构休憩职能显著、尺度选择宜人、交通贯穿合理,且与文化特质相契合的传统历史街区空间意向,对国内传统历史街区及旧城的合理化改造更新提供理论支持。
吴卉董雅
关键词:公共交通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