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13036)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谢丹张鸿海陈水宣邹俊曹澍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透镜
  • 1篇透镜阵列
  • 1篇前馈
  • 1篇前馈控制
  • 1篇热物性
  • 1篇热物性参数
  • 1篇热压印
  • 1篇微透镜
  • 1篇微透镜阵列
  • 1篇卫星
  • 1篇温度
  • 1篇仿真与试验研...
  • 1篇非接触
  • 1篇非接触式
  • 1篇PMMA
  • 1篇层流冷却
  • 1篇传热
  • 1篇传热模型

机构

  • 4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谢丹
  • 2篇张鸿海
  • 2篇邹俊
  • 2篇陈水宣
  • 1篇舒霞云
  • 1篇陶晟
  • 1篇王迎春
  • 1篇曹澍

传媒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气动膜片式微滴喷射装置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微滴喷射是通过产生微米级的液滴实现流体按需精确喷射沉积成形的技术。气动膜片式微滴按需喷射装置的原理是以膜片为驱动部件,以压缩气体脉冲为驱动源,通过膜片的弹性变形实现液体腔的体积变化从而产生微液滴。通过建立驱动气压与液体腔内工作压力的关系,分析腔体内液体的流动状态,从而建立气动膜片式喷射系统的数学模型,以此作为优化装置结构和控制参数的依据。此外,利用该装置完成了黏性液体的可控喷射。研究结果为喷射制造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谢丹张鸿海舒霞云曹澍
精轧温度控制仿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精轧终轧温度的精确控制对提高带钢成品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宝钢2050热轧线温度控制的基本特点,从温度前馈预测和反馈控制方面对现有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考虑带钢厚度的差分传热模型,计算带钢厚度方向上各节点的热传导,获得精轧多机架及终轧的出口温度;提出结合模型预测和反馈控制的方法,即采用前馈控制调节轧制速度保证带钢头部温度命中率,采用反馈控制调节水量对带钢全长温度进行动态调整。应用结果表明温度差分模型预测及反馈控制精度比原2050mm热轧线温度系统有较明显提高。
陈水宣邹俊谢丹
PMMA微透镜阵列的非接触式热压印制作技术被引量:2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通孔式模具制作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微透镜阵列的非接触式热压印工艺。该方法采用不锈钢圆孔阵列模板对热塑性聚合物材料进行压印,利用流动态下聚合物材料的表面张力形成透镜,透镜的曲率和高度可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持续时间来控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压印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自制的热压印设备进行了非接触式模压制作实验,讨论了压印的温度和压力等工艺参数,并对形成的微透镜阵列进行了光学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热塑性聚合物光学微透镜的制作,一次成型,形成的透镜表面形貌好、位置精度高。
谢丹张鸿海陶晟王迎春
关键词:非接触式热压印微透镜阵列
基于泛函变分和变热物性的层冷传热建模被引量:2
2012年
分析板材在层冷过程中的传热,建立以热辐射和冷却水对流换热方程为边界条件的偏微分热传导模型,并基于泛函变分原理进行离散求解,获得各离散时间节点上的温度。为进一步提高该温度模型计算精度,在宝钢Gleeble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3种碳钢样本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导率等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线性插值后用于温度场定量计算。此外,采用层冷实测温度反算和优化水冷、空冷换热系数,以满足模型现场长期应用的稳定性要求。结果表明,改造后层冷温度设定系统的精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板材在层冷过程的温度变化,温度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陈水宣邹俊谢丹
关键词:层流冷却传热模型热物性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