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82001)

作品数:2 被引量:178H指数:2
相关作者:姚建宗刘红臻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证成
  • 1篇人体基因
  • 1篇施用
  • 1篇权利
  • 1篇权利发展
  • 1篇权利论
  • 1篇人格
  • 1篇财产
  • 1篇财产权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篇姚建宗
  • 1篇刘红臻

传媒

  • 2篇法制与社会发...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兴权利论纲被引量:160
2010年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画卷不断展开的过程在法律层面的一个显著体现就是各种"新兴"权利不断展现的过程。新兴权利之"新"既可以从以时间和空间为核心的形式标准来判定,又可以从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情景为核心的实质标准来判定。新兴权利的产生在根本上乃是因应社会的发展而在法律制度需求上的"自然"反应,而新兴权利与旧有权利之间的冲突和协调不仅始终贯穿于法律权利实践的始终,而且彰显着权利发展的真实样态。
姚建宗
关键词:权利发展
人体基因财产权研究——“人格性财产权”的证成与施用被引量:19
2010年
按照经典权利理论中人/物、人格权/财产权的二元界分逻辑,人体基因作为整全的人身的组成部分,处于"人格权"的保护之下,被禁止用于谋利性交易。然而,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及基因的产业化应用,人/物的界限被内移到了人自身,人体基因也日益外化而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当基因科技的施为力量已在某种程度上消弭了经典权利理论所依仗的人/物二元界分的基础时,试图非此即彼地以人格权或财产权来界定人体基因的法律属性,都不会实现关于基因利益的公平分配和确保人格不被减等的结果。问题的出路,似乎在于在人格权和财产权的混同处,提出一个新的"人格性财产权"的范畴界定人体基因的法律属性,并综合运用人格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机制来保障基因资源提供者的利益。
刘红臻
关键词:人体基因人格财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