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CSTC2005CA1002)
-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进军曹高曾智平曾春祥魏丹丹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赤拟谷盗乙酰胆碱酯酶生化及毒理学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为了阐明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其各虫态间的变化关系,以期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分别对其10d龄和20d龄幼虫、蛹及成虫体内AChE的生化及毒理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赤拟谷盗各虫态AChE酶源蛋白含量、酶活力和比活力差异显著,酶源蛋白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10d龄幼虫<20d龄幼虫<成虫<蛹;AChE活力和比活力依次为:成虫<蛹<10d龄幼虫<20d龄幼虫。酶动力学分析发现,AChE米氏常数Km值大小依次为:蛹<成虫<10d龄幼虫<20d龄幼虫,但成虫和蛹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此外,幼虫AChE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亦显著高于成虫和蛹。通过对幼虫AChE离体抑制作用测定表明,毒扁豆碱、马拉氧磷和西维因对20d龄幼虫的抑制中浓度I50均高于10d龄幼虫,说明20d龄幼虫体内的AChE对3种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更不敏感。
- 刘国瑛柴玉鑫魏丹丹王进军
- 关键词:赤拟谷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动力学参数
-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实验种群的胁迫效应被引量:24
- 2006年
-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F0代成蚜的干扰作用,同时通过组建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桃蚜F1代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参数、种群趋势指数(I)以及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系统分析了吡虫啉对桃蚜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室内种群F0代成蚜的胁迫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繁殖力与缩短成蚜寿命;对F1代的胁迫效应表现为降低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延长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以及压低种群趋势指数。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对桃蚜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小于1。研究结果说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具有持续控制作用,不存在刺激桃蚜增殖的现象。
- 曾春祥王进军曾智平曹高
- 关键词:桃蚜吡虫啉亚致死剂量种群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