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315)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7H指数:7
- 相关作者:高彦征孔火良何娇韩进孙瑞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植物内生细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群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植物修复具有经济、环保等特点,已成为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技术。如何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是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关键之一。内生菌群-植物共生关系在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植物内生细菌可改善植物营养、降低植物病菌感染、影响酶活性,以及分泌激素、含铁载体和有机配位体等,进而提高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重金属植物内生细菌筛选与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内生细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重金属抗性、促进重金属向茎叶转移的机理,阐述了植物内生细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与研究重点。
- 朱雪竹倪雪高彦征
- 关键词:重金属内生细菌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
- 柠檬酸对土壤吸附五氯酚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柠檬酸对黄棕壤、棕红壤和红壤吸附五氯酚(PCP)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种土样对PCP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描述,对PCP的吸附容量大小为黄棕壤〉棕红壤≥红壤,与其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一致.实验条件下,随着柠檬酸加入浓度的提高(0~100mmol/L),棕红壤和红壤对PCP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度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较低浓度(≤50mmol/L)的柠檬酸处理显著促进了它们对PCP的吸附,而较高浓度柠檬酸处理则抑制其吸附.供试浓度范围内,柠檬酸对PCP在黄棕壤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度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较高浓度柠檬酸处理下促进作用减弱.加入柠檬酸后,土壤吸附PCP的平衡溶液的pH值显著降低,这可促进PCP在土壤中的吸附,同时土壤固相有机质的释放和溶液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浓度的增加则可减少土壤对PCP的吸附.
- 孙瑞凌婉婷党红交孙冰清
- 关键词:柠檬酸土壤
- 表面改性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PAHs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1
- 2011年
- 300~700℃下热解炭化芝麻秸秆8h后,再用H3PO4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芝麻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测定了生物质环境材料比表面积及其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能力,并以多环芳烃(PAHs)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不同固液比(0.01g/32ml和0.02g/32mL)下单一PAHs菲以及复合PAHs萘、苊、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比表面积增大,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也增强,700°C时比表面积、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最大值分别为269.95m2/g、434mg/g和150mg/g.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水中PAHs的能力强,700℃时0.01g材料对32mL水中萘、苊、菲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44%、95.47%和100%,均比相同条件下未经H3PO4改性的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高.
- 何娇孔火良高彦征
- 关键词:表面改性多环芳烃
- 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中几种常见的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影响下黄棕壤对菲的等温吸附曲线仍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分配作用是黄棕壤吸附菲的主导机制,供试LMWOA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有抑制作用,且加入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与氨基酸相比,LMWOA对土壤吸附菲的抑制作用更强,具体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草酸>柠檬酸>苹果酸>>丙氨酸>丝氨酸.试验同时分析了黄棕壤吸附菲平衡溶液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浓度,发现加入LMWOA或氨基酸后土壤固相有机质含量略有降低(<0.66%),而DOM浓度增大,DOM与菲的结合作用对土壤吸附菲的抑制作用增强,这是供试根系分泌物抑制土壤吸附菲的主要原因.
- 孙冰清高彦征孙瑞
-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低分子量有机酸氨基酸
- 成型表面改性生物质环境材料制备及其吸附水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700℃热解炭化大豆秸秆8h,经H3PO4溶液表面改性处理后,采用成型工艺技术制得成型表面改性生物质环境材料。测定了所制备的表面改性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比表面积、表面形态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以单一多环芳烃(PAHs)菲和复合PAHs萘、菲、苊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成型工艺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320~359m2/g,孔隙高度发达。SEM结果显示,成型压力、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明显影响所制得材料的表面形态。成型工艺对亚甲基蓝吸附值影响顺序为热处理温度>成型压力>胶粘剂比例>热处理时间;成型生物质环境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粘结剂比例15%、成型压力65MPa、热处理温度260℃、热处理时间90min。按此条件制得的生物质环境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达135mg/g。成型工艺制备的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菲的去除率均超过98%,与商品活性炭对菲的去除率相当;其对复合污染下3种PAHs的去除率为菲>萘>苊,对于同一PAHs,不同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
- 韩进孔火良龚帅帅何娇凌婉婷
- 关键词:多环芳烃
-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性能被引量:23
- 2011年
- 300~700℃下热解炭化黄豆、芝麻、玉米秸秆8h,制备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测定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及其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能力.以多环芳烃(PAHs)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单一和复合PAH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比表面积增大,其对亚甲基蓝、碘的吸附能力增强.所制备的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水中PAHs的能力强,以700℃下制备的黄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为例,0.01 g材料对32 mL水中萘、苊、菲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1.28%、89.01%和99.66%;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3种PAHs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菲>萘>苊.不同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萘和苊的去除能力大小为玉米>黄豆>芝麻,而对菲的去除能力则为黄豆>玉米>芝麻.研究结果可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制备经济高效的生物质环境材料等提供依据.
- 何娇孔火良韩进高彦征
- 关键词:秸秆
- 氯丹和灭蚁灵在典型污染场地的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测定分析了典型氯丹和灭蚁灵污染场地上的土壤、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和底泥样品,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氯丹和灭蚁灵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氯丹、灭蚁灵空间变异性高,随机因素对空间变异起主导作用。厂区内生产车间附近土壤中氯丹和灭蚁灵污染严重,存在明显的水平迁移,污染扩散范围与风向呈现一定相关性。氯丹和灭蚁灵随水的淋溶作用存在显著的竖直迁移,已经扩散至深层土壤中。污染场地附近的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均被污染,底泥污染被限制在排污口附近。通过Kriging法插值画出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氯丹和灭蚁灵的等值线图,清晰地看出氯丹和灭蚁灵的分布趋势:氯丹和灭蚁灵在表层土壤中污染程度较重,下层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的污染分布均与上层相对应。土壤、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和底泥中灭蚁灵浓度均小于氯丹,这与氯丹和灭蚁灵的挥发性、迁移性、吸附性等理化性质有关。通过与同类POPs污染场地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此类场地土壤中的POPs分布存在共性特征。
- 唐小亮吴以中张瑜王锡贞
- 关键词:污染场地氯丹灭蚁灵
- 多环芳烃胁迫下植物内生细菌的生长特性
- 土壤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产生威胁。土地利用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阻止土壤中的PA...
- 朱雪竹倪雪戴敏敏凌婉婷
- 关键词:多环芳烃植物内生细菌比生长速率
- 文献传递
- 污染土壤中硝基苯热脱附研究被引量:30
- 2012年
- 以南京黄棕壤和江西红壤为实验土样,通过实验室批量热脱附试验,研究了热脱附温度、热脱附时间、土壤含水率、初始浓度以及土壤类型等对污染土壤中硝基苯热脱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2%,硝基苯初始浓度165.54mg/kg,脱附温度300℃,脱附时间30 min时,硝基苯的热脱附效率为85.88%,处理后土壤中硝基苯残留浓度为23.37 mg/kg,远低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暂行)中的B级标准限值(100 mg/kg)。土壤含水率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硝基苯的脱附,当含水率为15%时,达到了最佳的热脱附效果。硝基苯初始浓度对其脱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随初始浓度的增加,硝基苯脱附效率呈现增大的趋势。而土壤类型对硝基苯热脱附效率的影响较小,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可为热脱附法修复硝基苯污染土壤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张攀高彦征孔火良
- 关键词:硝基苯热脱附土壤
- RBCA和Csoil模型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4
- 2011年
- 应用美国的RBCA模型和荷兰的Csoil模型对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中的2种主要污染物1,2-二氯丙烷和1,2-二氯乙烷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种模型计算出的健康风险基本一致,除14号采样点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由土壤污染引起的各暴露途径中,直接经口摄入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最大,占65%以上;皮肤接触途径次之;呼吸摄入途径最小。在呼吸暴露途径中,室内挥发暴露明显比室外挥发暴露的健康风险大。Csoil模型计算出的所有采样点由地下水暴露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都超过土壤,说明由地下水暴露引起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RBCA模型在考虑地下水暴露途径时仅考虑了饮水摄入这一途径,与RBCA模型相比,Csoil模型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特别考虑了洗澡暴露途径,对于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场地来说,Csoil模型考虑得更全面,使用Csoil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更具有针对性。
- 吴以中唐小亮葛滢王锡贞宁强王霞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