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GK3102)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GK3102)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宪宏伍小丽杨华军邹家桂刘济林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纳米
  • 2篇多壁碳纳米管
  • 2篇性能研究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纳米二氧化硅
  • 2篇纳米管
  • 2篇改性
  • 1篇淀粉
  • 1篇液晶
  • 1篇乳化沥青
  • 1篇树脂
  • 1篇缩水甘油
  • 1篇缩水甘油酯
  • 1篇热法
  • 1篇羧基
  • 1篇相容剂
  • 1篇沥青
  • 1篇量热
  • 1篇量热法
  • 1篇纳米SIO2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 1篇上汽通用五菱...
  • 1篇广州贝特新材...

作者

  • 5篇陈宪宏
  • 3篇伍小丽
  • 2篇刘济林
  • 2篇邹家桂
  • 2篇杨华军
  • 1篇王建锋
  • 1篇陈华堂
  • 1篇刘杉
  • 1篇杨新国
  • 1篇龙翔
  • 1篇孙立夫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1篇橡胶工业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 1篇绝缘材料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纳米二氧化硅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纳米二氧化硅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SBR乳液、纳米二氧化硅后样品的温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均得到提高;其中SBR(质量分数0.03)加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0.000 5)复合改性效果最佳。纳米二氧化硅与SBR形成网状结构以及SBR在体系中吸附油分后的溶胀作用是沥青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陈宪宏刘杉孙立夫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SBR乳化沥青改性差示扫描量热法
液晶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研究
2009年
采用金属还原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方法,通过一步反应将2-溴甲基-N,N’-双(4-取代苯甲酰)对苯二胺液晶(LC)分子腰接到MWNTs的侧壁,制备出LC功能化的MWNTs(LC-MWNTs).拉曼和红外测试结果证实LC分子经共价键接枝到MWNTs的侧壁,透射电镜观察显示MWNTs表面包覆了一层3~5nm的LC分子.热重分析测试表明LC分子在MWNTs上的接枝率约为23%,LC-MWNTs在DMF中显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陈宪宏邹家桂杨华军伍小丽刘济林龙翔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液晶功能化
不同氧化体系处理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3种氧化体系(H2SO4/H2O2,H2SO4/K2Cr2O7,H2SO4/HNO3)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处理,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失重、滴定分析、Zeta电位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对氧化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未明显破坏MWCNTs的管状结构,并在表面引入羧基官能团,滴定分析显示按上述氧化体系的顺序样品的表面羧基含量分别为0.95%,6.08%,9.2%;氧化后样品能在水相中形成较稳定的分散。
刘济林吴桐山伍小丽张杰元陈宪宏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羧基ZETA电位
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工艺条件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探讨了纳米SiO2分散方式、含量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经过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O2并经超声波共同作用,在其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陈华堂王建锋伍小丽陈宪宏
关键词: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改性
相容剂对可生物降解聚丙烯/淀粉共混材料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了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相容剂,通过双螺杆挤出"一步法"实现了淀粉(ST)的热塑化及其与聚丙烯(PP)共混增容,制备了PP/ST共混材料,并对共混材料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配比共混体系中,GMA或GMA与共单体苯乙烯(St)的加入使ST颗粒在PP中的分散性获得明显改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陈宪宏杨华军邹家桂杨新国
关键词:淀粉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