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111301)

作品数:35 被引量:638H指数:13
相关作者:何光源张天真郭旺珍陈明洁汪越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11篇小麦
  • 9篇克隆
  • 8篇棉花
  • 4篇英文
  • 4篇转基因
  • 4篇陆地棉
  • 4篇CDNA
  • 4篇大豆
  • 3篇蛋白亚基
  • 3篇亚基
  • 3篇转基因小麦
  • 3篇麦谷蛋白
  • 3篇麦谷蛋白亚基
  • 3篇基因克隆
  • 3篇谷蛋白
  • 3篇谷蛋白亚基
  • 3篇分子
  • 3篇PUROIN...
  • 2篇低分子量麦谷...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际玉米小麦...

作者

  • 12篇何光源
  • 10篇张天真
  • 7篇郭旺珍
  • 5篇汪越胜
  • 5篇陈明洁
  • 4篇韩天富
  • 4篇刘勇
  • 3篇罗立廷
  • 3篇刘进元
  • 3篇房敬业
  • 3篇方倜
  • 3篇杨广笑
  • 3篇蒋建雄
  • 3篇吴存祥
  • 3篇常俊丽
  • 2篇吴慎杰
  • 2篇朱保葛
  • 2篇刘冬成
  • 2篇张敬
  • 2篇张爱民

传媒

  • 5篇棉花学报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武汉植物学研...
  • 3篇大豆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Acta B...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Agricu...

年份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氮源对大豆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3
2004年
利用硝态氮 (NO3- -N)、铵态氮 (NH4 + -N )及混合态氮对 4个栽培大豆品种结荚期植株进行诱导处理 ,研究不同氮源对叶片硝酸还原酶 (NR)、谷氨酰胺合成酶 (GS)活性以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NO3- -N增加 4个品种NR活性效果最好 ,其次是混合态氮 ,而NH4 +-N的效果较差。从 4个品种叶片的GS活性看 ,混合态氮和NH4 + -N的处理效果好 ,而NO3--N的效果差 ;三种氮源处理 4个基因型的子粒蛋白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增加的顺序与提高NR活性的顺序相同。说明施用三种氮肥能增加大豆品种子粒的蛋白质含量 ,而以施用硝酸钾的效果最佳。相关分析表明 ,大豆叶片NR活性与子粒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6 3 ) ,可以把结荚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作为选择高蛋白大豆材料的参考指标之一。
陈煜朱保葛张敬梁宗锁
关键词:大豆硝酸还原酶蛋白质含量生物固氮
一种高通量提取棉花BAC-DNA的方法被引量:3
2005年
王凯张燕洁张天真
关键词:棉花物理图谱文库构建图位克隆BAC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的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疫苗相比,植物源性疫苗具有安全、稳定、高效和廉价等优点。植物作为生产疫苗的载体可将抗原表达于植物的可食部位(例如种子和块茎)。当植物被食用或饲喂时,植物源性疫苗可激发保护性的黏膜免疫反应。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植物生物反应器将会成为疫苗生产的有效途径,并部分替代传统疫苗的生产方式。本文综述了植物源性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朱会英吴存祥胡宝忠李文彬韩天富
关键词:植物生物反应器口服疫苗免疫应答抗原
云南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Dy12^*的分离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SDS-PAGE分析,从云南小麦中鉴定出一个电泳迁移率比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y12稍快的亚基1Dy12*。利用Glu-Dy位点特异引物对1Dy12*基因编码区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1Dy12*基因全长为1980bp,编码6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与亚基1Dy12相比有3个氨基酸的差异和1个二肽(GQ)的缺失,与亚基1Dy10相比有15个氨基酸的差异、2个六肽(IGQGQQ)的插入以及1个二肽(GQ)的缺失。这表明1Dy12*亚基是一个新型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正在评价中。
代小华房敬业李宗瑾刘勇邹珂汪越胜常俊丽何光源
关键词:云南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与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GhSAMS、GhNLP的克隆、鉴定与定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克隆陆地棉纤维伸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并做初步功能验证。【方法】以陆地棉李氏超短纤维突变体Li1li1自交后代野生型li1li1和超短纤维突变体Li1li1开花后4d的胚珠纤维复合体为探针,通过基因芯片筛选优质材料7235棉纤维伸长、次生壁加厚不同发育时期混合cDNA文库,分离出两个在两种材料中差异表达的cDNA序列。【结果】测序结果表明,两个cDNA均为完整的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GhSAMS(GenBank登录号:EF643509),GhNLP(GenBank登录号:EF643508)。RT-PCR分析表明:开花后4d,GhSAMS、GhNLP在陆地棉李氏野生型li1li1纤维中的表达量低于无纤维突变Li1li1。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两个基因在陆地棉基因组中都存在少数拷贝。利用本实验室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和海岛棉海7124培育的140个BC1作图群体,将GhSAMS和GhNLP分别定位在染色体14(D2)和19(D5)上。【结论】克隆了两个棉纤维伸长发育相关基因GhSAMS和GhNLP,推测其高表达阻止纤维伸长生长,为进一步分析功能和用于分子育种打下基础。
张燕洁朱一超郭旺珍张天真
关键词:陆地棉基因芯片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苗龄和农杆菌侵染时间对小麦茎尖转化效率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3
2008年
本文将小麦幼苗划分为0日龄、1日龄、2日龄和3日龄苗,经茎尖部位的刺伤处理后,分别用带有uidA-nptII双元转化系统的农杆菌进行侵染,侵染时间设置30min、3h和12h三个处理,观察各处理组合下茎尖的GUS瞬时表达率。结果表明不同苗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侵染时间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发现幼苗茎尖部位经刺伤后侵染处理30min时,其茎尖uidA基因瞬时表达率可达31%,表明提高小麦茎尖直接转化的效率应具有较大潜力。
杨波丁莉萍姚璐何光源汪越胜
关键词:小麦
插皮接技术在棉花再生植株嫁接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6年
首次将插皮接技术用于棉花再生植株的嫁接。详细介绍了它的操作过程和实用技巧.该法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成活后砧芽枝摘心留叶有利于接穗良好生长发育。在砧木适合的嫁接时期、成活率和生长速率等方面与劈接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插皮接对砧木和接德粗细比例无严格要求,从而延长了砧木可使用的时期。砧木生长过程中适合劈接的时间有一周左右(3~5片真叶),而在此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均适合于插吱接(4~5片真叶直到开花期);由于形成层吻合好。使用的砧木较大,有较发达的根系。在高成活率的前提下相对缩短了再生植株成活的时间。再生植株嫁接前不练苗。在嫁接后采取新的保湿和透气策略,使练苗和嫁接同期进行。有效缩短了再生植株缓苗时间。
吴慎杰李飞飞张天真
关键词:嫁接棉花再生植株
一种小麦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提取方法被引量:14
2008年
用7.5%的异丙醇和0.3mol/L的NaI去除醇溶蛋白和其他单体蛋白,以二硫苏糖醇(DTT)为强还原剂,以4-乙烯基吡啶(VP)保护巯基,防止其重新氧化。在25%的异丙醇和0.04mol/L的Tris-HCl(pH=8.0)缓冲液中提取小麦总麦谷蛋白亚基、在4%浓缩胶和13%分离胶的不连续分离体系中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去除醇溶蛋白和其他蛋白对麦谷蛋白亚基电泳的影响,且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的提取分离一步完成,更重要的是,利用该方法提取出的HMW-GS和LMW-GS在电泳分析中,具有高的分辨率,可以有效区分各电泳谱带,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纪军刘冬成王静李俊明张爱民
关键词:SDS-PAGE
牡山羊草Aegilops juvenalis Puroindoline b基因的克隆
2005年
Puro indo line a(P ina)和puro indo line b(P in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道的小麦P in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六倍体牡山羊草A eg ilop s juvena lis(UUMM DD)的基因组DNA和胚乳cDNA进行P inb基因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发现了两个新型P inb等位基因P inb-a lle le-1和P inb-a lle le-2。该基因全长360 bp,编码119个氨基酸残基。它编码的蛋白和麦类作物Puro indo line B(P inB)的成熟蛋白有非常高的同源性,具有麦类作物P inB蛋白所特有的W PTKWW K的色氨酸结构域和10个半胱氨酸所形成的5个二硫键结构。与软粒小麦cv.C ap ito le的P inb-D 1a相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3.1%、93.3%,氨基酸同源性为90.8%、92.4%。P inb-a lle le-1和P inb-a lle le-2分别含有11和9个氨基酸变异位点。RT-PCR证实了P inb-a lle le-2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Sou thern B lot分析结果表明,牡山羊草中含有两个拷贝的P inb基因,其中包含着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
陈明洁方倜罗立廷杨广笑何光源
关键词:PUROINDOLINE籽粒硬度克隆
棉花6个小分子质量热激蛋白基因的序列、表达与定位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棉花纤维cDNA文库,分离到6个小分子质量的热激蛋白基因。序列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3种不同类型的小热激蛋白。RT-PCR分析表明,它们在棉花体内具有不同的转录表达特征,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的转录与棉花特定的发育阶段相关,线粒体小热激蛋白和细胞质Ⅰ类小热激蛋白基因受纤维启始和分化的调控,而细胞质Ⅱ类小热激蛋白与棉花叶片的生长发育相关。利用本实验室的四倍体棉花遗传图谱,对这6个小热激蛋白基因进行定位,其中3个被定位在A4、D8和A6染色体上。
贺亚军郭旺珍张天真
关键词:棉花基因定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