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Z005)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思红张琼玉吕鸿强赵露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行政学院温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村庄资源与贿选被引量:2
- 2012年
- 村庄资源是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内在动力来源和竞选者实现利益的基础,也是贿选蔓延的终极源头和激励因子。村庄资源可以分为村庄物质资源、权力资源、社会关系和脸面资源。在这些资源中,村庄物质资源是消费性有形资源,社会关系和脸面资源是无形的精神资源,而权力资源是工具性资源,即贿选者通过贿选投入获取村庄权力,然后通权力的运作可以实现个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所以要从源头上铲除贿选行为,就必须强化村级管理制度的系统建构和民主管理监督体系建设,同时还要积极推进村庄典章建设。
- 吴思红
- 关键词:村庄选举贿选
-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的内在逻辑被引量:17
- 2010年
- 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愈演愈烈,这已成为村民自治中的突出问题。贿选是在法律制度、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组织、文化网络和选民素质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中产生的。其中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文化网络和低位的选民素质是支持要素,它们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共同形成贿选的支持体系;而选举法律、村级管理制度和高位的选民素质是抑制要素,共同形成贿选的抑制体系,这一体系能够减弱或消除贿选支持要素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或消除贿选行为的目的。
- 吴思红
- 关键词:村委会贿选法律制度
-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问题调查与思考——以温州AX村选举为例
- 2012年
-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活动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贿选是由法律制度、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组织、文化网络和选民素质等多元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其中,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和选民素质等是支持要素,它们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共同形成贿选的运作体系;而选举法和村级管理制度是抑制要素,能够减弱或消除贿选支持要素的作用。所以,在村庄贿选的治理中,必须不断强化农村公共资源的监管,完善相关选举法律制度,提高村民的民主素质。
- 吕鸿强张琼玉赵露
-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贿选法律制度
- 村庄派系与贿选行为——以H村村委会选举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行为是村庄派系利益博弈的产物,村庄派系既是贿选的始作俑者又是贿选的操纵主体。派系核心精英或竞选者通过组织竞选"班子"和成员分工、秘密调查和确定贿选对象、选择贿选方式和宣传动员、实施贿选和投票监控等一系列环节来完成贿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利用相关法律制度某些漏洞和村庄文化网络关系来规避法律制度的调整和约束。所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强化农村民主素质教育是治理贿选行为的关键。
- 吴思红
-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