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62) 作品数:4 被引量:8 H指数:2 相关作者: 陈育志 钱萍萍 周继凯 金龙 丁宁 更多>> 相关机构: 河海大学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中建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更多>>
钢筋混凝土动态粘结滑移声发射特性试验 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不同加载速率下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损伤破坏过程中的损伤特征,对钢筋混凝土粘结试件进行了0.01 mm/s~10 mm/s四种不同速度的拔出试验。采用实时动态的声发射监测技术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监测,对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声发射振幅-振铃计数特性及功率谱峰值频率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滑移速率的增加,声发射振幅-振铃计数拟合曲线变缓,在0~50 k Hz和100~150 k Hz频率范围内的声发射事件比重分别减小和增加。损伤过程的声发射特性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损伤演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陈育志 陈师节关键词:声发射 粘结滑移 滑移速率 钢筋 混凝土 BFRP筋混凝土粘结-滑移声发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B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过程中的损伤特征,对BFRP筋混凝土粘结试件进行了加载速度为0.1mm/s的拔出试验。采用声发射技术对损伤过程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破坏预警指标的有效表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声发射能量、撞击数、振铃计数等参数能够真实反映BFRP筋混凝土粘结受载情况,并得到250kHz-300kHz频段的声发射事件百分比及声发射b值范围可以作为粘结应力达到峰值时的预警指标,为BFRP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破坏预警提供了依据。 陈育志 陈师节关键词:声发射 粘结-滑移 混凝土 混凝土动态强度提高因子模型的比较与构建 被引量:3 2014年 材料的动态抗力是评价结构安全性的基本依据。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确定对房屋、大坝、桥梁、公路等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针对混凝土动态强度的应变率效应问题,考虑动态强度提高因子(DIF)这一参数,首先概述比较了已有国内外拉压强度DIF的模型,对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从侧向惯性效应、试件尺寸、摩擦等作用机理对各个模型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同时,以Cusatis提出的抗拉强度提高因子模型为依据,假定混凝土拉压强度本质应变率效应的机理一致性,将拉压模型联系起来,推导得出了抗压强度DIF模型,并与已有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周继凯 王石付 钱萍萍 邵啸炜 方煜晖关键词:混凝土 应变率 三级配混凝土静动态弯拉强度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对三级配混凝土静动态弯拉强度的尺寸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采用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和简支梁三分点加荷法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三级配混凝土动态弯拉强度均比静态强度高,具有明显的强度尺寸效应,且大尺寸三级配混凝土均比小尺寸三级配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提高率低。 张建 金龙 丁宁关键词:尺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