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2B00-01-06)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雷恒池侯团结胡朝霞王春明解妍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微物理
  • 3篇云微物理
  • 2篇微物理特征
  • 2篇降水
  • 1篇电荷结构
  • 1篇云微物理过程
  • 1篇云微物理特征
  • 1篇云系
  • 1篇云系结构
  • 1篇闪电
  • 1篇闪电定位
  • 1篇闪电定位仪
  • 1篇微物理过程
  • 1篇物理过程
  • 1篇夏季
  • 1篇梅雨
  • 1篇梅雨锋
  • 1篇雷暴
  • 1篇雷暴云
  • 1篇回波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西省人工降...

作者

  • 4篇侯团结
  • 4篇雷恒池
  • 2篇胡朝霞
  • 1篇封秋娟
  • 1篇张云
  • 1篇李培仁
  • 1篇王芳
  • 1篇潘晓滨
  • 1篇解妍琼
  • 1篇晋立军
  • 1篇肖稳安
  • 1篇王春明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吉林地区一次雷暴云个例电和云微物理特征的模拟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藕合数值模式,结合闪电定位仪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吉林地区一次雷暴云个例在发生第一次闪电前云内电场的发展情况及微物理变化过程,并与青藏高原一次典型雷暴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云发展成熟时,云中呈现上正下负及云下部次正的三极性分布,主负电荷区稳定在-10℃层附近,次正电荷区浓度较大;上升气流穿过-15℃层之上开始强起电;云中最大电场出现在上升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回落的阶段;闪电频数与云发展的高度及回波强度有关,回波强度>45 dBz时,云发展越高,闪电频数越大,云顶高度<6 km时,闪电发生较少;青藏高原雷暴具有与我国北方雷暴明显不同的特征。
王芳肖稳安雷恒池侯团结
关键词:电荷结构回波强度闪电定位仪
对一次西风槽云系结构和微物理特征的研究
受西风槽和地面冷锋的影响2009年4月30日—5月1日河北北部地区普降小到中雨。为深入了解该云系降水条件,本文利用雷达、加密探空、地面雨量站和飞机等联合探测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对其结构发展过程和降水机制做了详细分...
侯团结雷恒池胡朝霞
文献传递
山西夏季层积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y(DMT)资料,分析了山西2008年7月17日降水性层积云的云微物理结构,通过对云中粒子浓度、平均直径、二维图像以及谱型分布变化,并结合宏观记录特征,详细分析了飞机上升和下降阶段云系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飞机上升阶段云系为高积云,下降阶段云系为高积云—层积云结构,云粒子探头(Cloud Droplet Probe,CDP)和云粒子图像探头(Cloud Imaging Probe,CIP)测得粒子浓度偏大,最大浓度分别为236cm-3和9.74cm-3。层积云云中微物理量水平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飞机上升阶段降水的雨滴主要是冰粒子融化形成的,冷云过程占主导地位,在0℃层附近存在明显的融化层亮带。飞机下降阶段降水机制为高积云冷云过程和层积云暖云过程相结合。
封秋娟李培仁晋立军侯团结王功娃
关键词:层积云云微物理飞机探测
一次梅雨锋上MCS云微物理过程及降水形成机制被引量:12
2009年
选取2004年6月23日一次梅雨锋MCS暴雨过程,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6)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于可分辨尺度的降水,采用Reisner霰显式方案,对云内微物理过程特别是对各种水成物的源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冷云过程是此次降水的主要云物理过程。云中以霰和雪为主要的降水元,尤其霰的作用最大。在强降水时段,雨水的主要源项都与霰有关,霰的生长过程中冰相粒子与过冷水的碰并以及霰的凝华过程最为重要。零度层上方存在着丰富的过冷水,最大的云水含量中心也在过冷层中。在过冷层中冰相粒子主要通过凝华过程和碰并过程增长,MCS发展强盛期冰晶与过冷水的碰并增长要大于液水的蒸凝过程的增长。最后给出了本次梅雨锋上MCS降水云系的三层云结构及微物理过程模型。
张云雷恒池潘晓滨王春明解妍琼
关键词:梅雨锋微物理过程
吉林一次降水层状云的结构和物理过程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结果,配合雷达及地面降水资料,结合一维层状云模式,通过对吉林2004年7月1日的一例降水性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机制的定量化分析,对顾震潮三层模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观测资料表明,该降水过程为典型的层状云降水,地面降水存在不均匀性,云系结构符合顾震潮三层概念模型,其中第1层为尺度很小的冰晶;第2层为混合层,以高层云和层积云为主体,其物理过程包括冰雪晶的凝华增长、结凇、聚并以及过冷水的直接冻结等;第3层为暖层,该层存在明显的0℃层回波亮带。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模拟云发展成熟时存在3层结构,第1层(7.8—10.0 km)为少量的冰雪晶,以凝华增长为主。第2层(3.8—7.8 km)的冰雪晶在该层初始时增长方式主要为贝吉龙过程,而后以结凇增长为主。第2层的雪和霰降落到第3层后的融化及进一步的碰并云水则促进了雨水的形成及降落。第3层内雨水形成后,其质量增长的50%—60%来自于有冰相粒子参与的微物理过程。总体而言,云体发展成熟时,各层之间存在播种-供应关系,其中第1层对降水的贡献0.2%—0.4%,第2层为接近75%,而第3层约25%。模拟还表明,第1层冰晶浓度减少时,可导致第2层上部雪的浓度变化约40%—90%,其影响在云体的初始阶段较大,并随云体的发展及高度的降低而减弱,可导致平均降水强度减少2%—8%,因而其重要影响不可忽视。
侯团结胡朝霞雷恒池
关键词:层状云降水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