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277)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培超张天晓陈学谦彭立威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邵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伦理
  • 4篇环境伦理
  • 3篇中国环境伦理...
  • 3篇理学
  • 3篇伦理学
  • 3篇环境伦理学
  • 2篇本土
  • 2篇本土化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人格
  • 1篇指向
  • 1篇生态关怀
  • 1篇生态人
  • 1篇生态人格
  • 1篇视域
  • 1篇诉求
  • 1篇人格
  • 1篇足迹
  • 1篇话语权
  • 1篇本土化建构

机构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作者

  • 3篇李培超
  • 1篇张天晓
  • 1篇陈学谦
  • 1篇彭立威

传媒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伦理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的应有视域被引量:9
2011年
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是对我国环境伦理学三十年发展历程反思和对其未来走向的理论自觉,体现的是对中国环境伦理学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获得话语权和强化其实践效能的强烈要求,这也决定了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建构应当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同时展开。
李培超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本土化话语权
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诉求述评被引量:5
2009年
环境伦理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回顾我国环境伦理学走过的将近30年的历程,可以大致梳理出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轨迹: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本源性发掘、对中西环境伦理思想的对比性审视、对中国环境伦理学的自觉性建构。走过这一过程,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目标已经明晰。
李培超陈学谦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本土化诉求
追踪“生态关怀”的足迹--中国环境伦理学三十年述评被引量:9
2009年
中国环境伦理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步的,从早期译介和输入国外环境伦理思潮到逐渐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阈体现了中国环境伦理学30年来的发展轨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诉求预示着新的发展路向。
李培超张天晓
关键词:环境伦理
从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看环境伦理的人格指向被引量:3
2011年
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的新发展,拓展了传统道德人格概念的内涵。这种拓展意味着对道德人格的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人际道德的领域,而应扩展到自然道德上来。生态文明时代必然通过环境伦理这种新型道德形态来塑就人,而生态文明又必须通过生态人格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彭立威
关键词:环境伦理道德人格生态人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